蜻蛉目 不均翅亞目 春蜓科
Leptogomphus sauteri formosanus Matsumura 紹德春蜓
Leptogomphus sauteri Ris
別稱:紹德春蜓 嘉義亞種、苏氏纤春蜓 台湾亚种(中國)
特徵:中型蜻蜓,體長52~57mm,後翅長35~36mm。雄蟲複眼褐綠色,額部上方有兩條黃斑。合胸部黑色,正面合胸具兩條黃色縱紋,其上左右具一小黃斑,其下各具一橫斑;側面具3條黃色帶,面積很大幾乎佔滿胸側面,僅露出斜紋狀黑色線紋。腹部為黑色,各節具黃色背線,背線前端或稍粗;第1腹節側面黃色,與合胸側面第3黃色帶相連;第3~6腹節側面前端各具1黃斑,第7節腹節黃斑特別大,與黃色背線相連;上肛附器(攫握器)背側白色。翅透明,翅痣黑色;足部黑褐色。
雌蟲外觀近似雄蟲,體型稍大,翅較長。第1、2腹節側、腹面黃色斑較明顯,3~6腹節側面前端各具1黃斑;第7腹節黃色斑較雄蟲小,不與黃色背線相連;尾毛白色。
分布:原(承:指)名亞種 Leptogomphus sauteri sauteri分布於 福建、台灣,台灣中文名稱以 紹德蜻蜓恆春亞種稱之。Leptogomphus sauteri formosanus則分布於 台灣,為特有亞種,出現於海拔1,000公尺以下山區,廣布於全島。成蟲常出現水圳、溪溝以及兩側森林內。稚蟲生活在底層為砂質地清澈溪溝、水圳內。成蟲出現期通常在5~9月。
紹德春蜓兩亞種差異細微,前者體型稍小,雄蟲第6腹節多一枚同第7腹節一樣的黃斑,但前者也有少數個體第6腹節黃斑特別發達的情形,兩亞種之間界定存在爭議,是否合併,尚待進一步釐清。
春蜓科(GOMPHIDAE)中 纖春蜓屬(LEPTOMPHUS)體型偏細小,紹德春蜓(Leptogomphus sauteri)在 台灣產的 春蜓中,一樣屬於較小型的種類。本種算是常見的種類,當然,所謂的"常見"是個相對的比較,指在 春蜓(GOMPHIDAE)中較常見。除了曝光率高的 粗鉤春蜓(Ictinogomphus rapax)外,春蜓一般不若 蜻蜓那般常見,數量上也無法比擬,“常見”的定義是不同的。
或許是常行走於 大屯火山群山區,這一帶開發早、降雨豐富,溪溝、水圳遍布,紹德春蜓(Leptogomphus sauteri)喜愛這種環境,因此對我而言最常遇到 春蜓科(GOMPHIDAE)成員就是牠。其他 春蜓科(GOMPHIDAE)的 蜻蜓多數喜愛在溪流或湖泊中活動,個人以往較少到溪流、埤塘等水域活動,大多行走於山區步道,所以很少遇到 春蜓。
部落格開始寫 蜻蜓後,往溪流、湖泊的機會增加,僅管如此對 晏蜓科(AESHNIDAE)、勾蜓科 (CORDULEGASTRIDAE)、春蜓科(GOMPHIDAE)、弓蜓科(CORDULIIDAE)等的種類還是不常見到,就算看到能否拍下來也是個問題。坦白說要我花長時間在某地點等拍蜻蜓,我是不情願的,一如以往,優閒地行走於山海繽紛世界,一切隨緣,怡然自得。
蜻蜓相關種類請點選:蜻蛉目 不均翅亞目
參考資料:台灣的蜻蛉 汪(良仲)澤宏
臺灣120種蜻蜓圖鑑 曹美華
嘎嘎昆蟲網
台灣蜻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