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ernia antipoda (L.) Alston 泥花草 [玄參科/母草科]
Vandellia anagallis (Burm. f.) Yamazaki
別稱:鋸葉定經草、旱田草
特徵:一年生草本,下部莖匍匐,節上生根;莖多分枝,植株高15~30cm。葉對生,長橢圓形至到披針形,長可達4cm,鈍鋸齒緣至鋸齒緣,無毛;羽狀脈,葉無柄,下部葉基部收縮成寬柄。花單一,腋生或近頂生,花梗有溝紋,果期花梗轉平展;花萼筒狀,5裂,裂瓣現狀披針形;花冠近白色至粉紫色,徑約1cm;上唇2裂,下唇3裂。蒴果圓柱形,長0.8~1.6cm,先端尖銳,遠長於萼裂片長。
分布:廣泛分布於 亞洲熱帶至亞熱帶地區,包括 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中南半島;西藏、中國、日本、台灣、馬來西亞到 新幾內亞、澳大利亞 等地。台灣分布於低海拔田野、草地、道路兩旁潮濕處。除寒冬外,全年可見開花。
玄參科(SCROPHULARIA CEAE)被拆解的四分五裂,每介紹一篇寫一遍,還真麻煩哩;其他的不提了,只說 母草屬(LINDERNIA),它成為新成立的 母草科(LINDERNIACEAE)的骨幹。母草(LINDERNIA)含新歸化種已超過15種,特徵是花2唇,上唇2淺裂,下唇3裂,萼瓣5裂,雄蕊4等等。
種類多相對較難區分,對它們沒有把握,需慢慢對照檢索表;先看花朵形狀、顏色,再看葉形,果實形狀。各各像個半張嘴的小喇叭花,花色以白色帶紫色或粉紫色為主,張口大小各有不同;其中最不情願張開嘴的,大概就是 泥花草(L. antipoda)了,與其相似的 旱田草(L. ruellioides)張嘴程度則稍開一點點。
玄參科相關種類請點選:玄參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后里國中 莊溪老師植物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