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11月5日(二)~11月10日(日)
緣起
部落格「老爸的童年回憶」中不只一次提及 父親自年幼起的摯友 麻布先生,兩人每年台灣–日本互訪維持超過50年。我國中時一次 麻布先生來,帶了一盒 FUJIMI 的 姬路城1/300模型,兄弟中我特別喜歡組裝模型,這盒模型就由我收下,從此嚮往 日本國寶 姬路城龐大的建築群。二十幾歲搬家時,擺放多年的 模型碰碎扔了,每到模型店我總是試著尋找它,多年後終於找到,再次組裝收藏下來。模型[圖1]原本是白牆,二、三十年下來變成黃色,材料也變得極脆,為了這一篇才從櫃子請下來拍照。
11月8日(五)上午
今天要搭 新幹線到90km外的 姬路,對號票昨晚回 岡山時已經先兌換好,一早走進 岡山車站,入站內時我與 大兒子的 JR PASS刷不進砸門,須走人工匝道。結果人工匝道一位老婆婆纏著站員問東問西,這一擋我們會趕不上火車,不管了直接穿越人工匝道,一家人衝入月台,列車已停靠月台,我們剛上車便饗起關車門音樂,好險有趕上車。車行約20分鐘便到 姬路,剛才趕火車沒時間拍列車,在 姬路站補拍 新幹線列車[圖2]。
很欣喜在 姬路車站月台上即能看見 姬路城,走出車站大手前通り直通 姬路城[圖3],看到高聳的天守讓人恍然大悟,為什麼會在 姬路這裡建造如此大的城廓。姬路隸屬 兵庫縣是 近畿地方,日本戰國時代不論 織田信長、豐臣秀吉或 德川家康,對 西國的諸大名都相當有戒心,而 姬路正是 山陽道進入 近畿的門戶。豐臣秀吉重視 姬路,曾派遣其弟 羽柴秀長駐守,德川家康則是將女婿也是心腹的 池田輝政擺在 姬路,同時大幅整建 姬路城,使其規模變得如此龐大,以嚇阻 西國諸大名。
姬路城
由大手前通り步行往 姬路城,一路上座椅、郵筒、人孔蓋、...都是與 姬路城相關標示,這座城廓昔日範圍更大,距離百公尺遠的就出現昔日城廓遺跡,[圖4]是 中濠跡,有綿延的交錯石垣。今日所見之 姬路城主要是 池田輝政任 播磨國大名時建造的,時間是1600年,在1608年完成 五重六階大天守及 乾、東、西小天守群,即 姬路城主體建築物,於1928年指定為 日本國寶,往後陸續增加其他建物為國寶以及重要文化財,今有國寶8座,重要文化財74處,於1993年登錄為世界遺產,日本最重要城廓史蹟當之無愧。
大手前通り走到底,跨過稱為城南線的馬路,走 櫻門橋過護城河,進入 大手門[圖5]主題開始,這種興奮的心情如同到 北京 居庸關長城般,我的文筆很難表達出來。遇到好大一群小學生,有上百位吧,好在小朋友們在 三ノ丸廣場拍完照後,大隊人馬帶往 動物園方向;與其他遊客一樣購票後入園,跟著導覽路線走,菱之門[圖6]是 姬路城現存最大的櫓門,再經過幾個櫓門,我已失去方位,完全不知道正走在城廓哪裡,只能看著櫓門上門額核對地圖,這一座是 にノ門[圖7],已接近 天守群範圍,這裡拍的 天守[下圖]都是仰角,這張是 乾小天守近拍。
姬路城 乾小天守,左側暗色牆壁稱「油壁」,導覽頁特別說明結構,但沒寫幹嘛用的,好幾處有它。
日本的城廓進入後階梯、道路彎彎曲曲,這是軍事目的,繁多的櫓門,增加防禦;姬路城櫓門很多,取名字太傷腦筋,以《伊呂波歌》的順序命名,這首歌以不重複47個假名組成。通過 にノ門後進入核心,改以 水ノ門編號,短短不到50公尺需經過 水一、二、三、四門,才到 水五門[圖8],通過 水五門就能進入 天守群內部。水五門就是[圖1]模型 大天守和 西小天守間那個缺口,模型省略 本丸石垣,能見到 水五門,實際上還有牆、櫓遮蔽,從外面是看不到 水五門的。
水五門須脫鞋子才能進入,遊客們堵在門前、門後脫鞋子。終於進入天守內了,先是地下層,本來慢慢看,發現人潮越來越多,拍照全是人影,只能跟著人群動線走,爬上階梯[圖9],繞一圈再登階梯,分不清自己是在哪層樓。在三階還是四階的窗戶看到外面的 東小天守[圖10],絕大多數 姬路城照片 東小天守都被大天守遮蔽,很少露面,它也是八處國寶之一耶。[圖12]這種架在窗戶邊的走道稱「武者走」,有階梯上登,供士兵防禦用。第六階是頂層,裡面還供俸神龕[圖11],有擺放水果、清酒,是真的有在祭拜。
備前丸看 西小天守和 大天守,兩建物間相連渡櫓的 水五門被遮蔽。
在天守內聽到廣播,天守內人潮太多,已開啟總量管制,還好我們早已上到頂層;問題是現在下階梯大排長龍,想早些離開也沒辦法,慢慢跟著人走,總算步出天守。出來後依指標是走到大空地導覽圖標示「備前丸」,這裡可近看 西小天守和 大天守[上圖]。經 備前門、りノ門,走出城廓報時功能的 太鼓櫓[圖13]。到下一層石垣空地,有個「お菊井」,日本鬼故事 皿屋敷傳說,大意是女僕為了少一個盤子投井自盡,夜間鬼魂會出來數盤子的故事,許多地方皆有這個傳說,這一座是「播州皿屋敷」。
這一層的廣場縮窄處有整排渡櫓稱 りノ渡櫓[圖14],旁邊是 ねノ門,這裡展示著 明治、昭和和 平成修建天守屋頂的「鯱」,鯱是一種變化後的 鴟尾。再經過幾個櫓門或門跡,回到 菱之門,天守群的部分參觀完畢,還有另一處重點 西之丸,這部分面積不亞於本丸、二之丸主區域,但路線較單純。過 菱之門往右手邊斜坡走上去,好寬廣的庭園,這裡以前可能有御殿之類建築。日本的城廓,城主及家人是住在御殿裡,不是住在天守裡,這點 父親以前看日劇,看到 城主一家住天守,就說導演不行,完全沒考據。
由 西之丸最西南側的 ヲの櫓[圖15]脫鞋進入 西之丸以多門櫓、隅櫓構成的長廊,進入長廊才知它是個百間走廊,不只是通道,還有房間。在 タの渡櫓發現一個恐怖的設施[圖16],渡櫓與外牆有類似甕的區域,如果我是士兵,好不容易爬上石垣、翻過牆,見到還有一層渡櫓,且設置諸多射擊窗,還有命嗎。[上圖]是 ルの櫓往天守方向拍,可見到半掩的 ヌの櫓和長廊最末端的 化妝櫓,以及遠方的天守群;化妝櫓因為其中一位城主夫人 千姬,喜歡在此化妝而得名。
走出 姬路城,再望一次 櫻門橋、大守門和天守群,真是太精采了;我們約九點進入 大手門,逛三小時後出 大手門,不知8處國寶74處重要文化財看了多少處。時間已近午,這段由 大兒子帶路,這是行前查到的連鎖鰻魚飯,在 大手通り東邊平行的街道みゆき通り。這是條有頂棚的商店街,自助點餐後鰻魚飯送來[圖19],這是我從小吃的味道,比那種高價位鰻魚飯習慣。用餐結束,老婆照例買了些甜食,走回 姬路車站,搭新幹線[圖20]回 岡山。
11月8日(五)下午
這趟旅行選 岡山市區當住宿地點,來三天半還沒走訪 岡山市的景點實在說不過去,今日的下半天就選擇 岡山城和 岡山後樂園。由 姬路搭 新幹線到 岡山只要廿分鐘,下車後直接到車站前 桃太郎大通り上搭 岡山市路面電車。常看到媒體或網路上說 高雄輕軌設計不良,[圖21]是路面電車與其他車輛停等紅燈,若 高雄輕軌設計有問題那個這怎麼辦,沒有間隔完全與其他車輛併行,有誰會認為它有問題。
這路面電車搭乘的人還真多[圖22],直接用ICOCA搭車,從「岡山駅前站」搭四站到「城下站」,約十分鐘就到。下車後走地下道,穿越一個面積不小半地下空間,走出對面街道。這裡感覺像是市郊[圖23],實際上還在市區內,是因為靠近 旭川,河畔闢了公園,加上 岡山城、岡山後樂園兩處大型綠地,所以感覺像是市郊。走到河邊,順著堤防道路往 岡山城方向走,遠遠地見到 岡山城天守[圖24]了,這是今天第二座城廓,這趟 西日本旅遊第三座城池。
岡山城、岡山後樂園
我們為什麼安排參觀 姬路城後才到訪 岡山城呢?日本的城廓外牆或說天守外牆主要有白色和黑色兩大類型,白色是修飾灰泥牆,以 姬路城為代表,又稱「白鷺城」,黑色是張貼雨淋板,以 岡山城為代表,有「烏(鴉)城」之稱。一白一黑兩座大型天守,在記憶猶新時兩相比較,印象很深刻。今日所見的 岡山城外觀是 宇喜多直家、秀家父子時代(1690年前後10年)擴建、增建,因 關原合戰屬西軍,戰敗後家族被流放 岡山城易主,之後接續者 小早川秀秋、池田輝政繼續擴建規模。1873年廢城令,絕大部分荒廢,1945年毀於二戰空襲,天守焚毀,於1966年重建。
重建的 岡山城天守外觀與燒毀前一致,僅窗戶格式些微差異,為一座四重六階大型「望樓型天守」,所謂「望樓型天守」是相對後來發展出的「層塔型天守」而稱之,兩型之間沒有明確區隔的界線,通常以低樓層具入母屋破風為望樓型天守。破風是天守建築的特徵,讓它看起來不同於其他傳統高層建築物,有多種破風。入母屋破風即是入母屋造(歇山頂)的屋頂設置於非頂樓的破風,天守上另外常見千鳥破風,就是僅在屋簷間出現的三角形破風,有時兩個併連,上面 姬路城照片就有。另外有彎曲造型的唐破風,佛寺、神社也常見,傳承自 中國,唐破風大大增加天守可看性。
我們從復建的 廊下門[圖25]走入 烏城公園,登上階梯後是 西之丸的部分,前方角落可見 月見櫓[上圖],是1945年轟炸下少數殘存建築物,指定為重要文化財。月見櫓顧名思義與月亮有關,它是城主及賓客、家人欣賞月亮的地方,位置通常鄰近城主御殿,可推測以前 岡山城的御殿在 西之丸這一邊。因為城主、賓客等會登臨,建築會比其他的櫓來得精緻些,一般以破風來修飾它,[上圖]的第二重就有個唐破風,這種在屋簷彎起呈圓弧狀的唐破風,也稱「軒唐破風」。
西之丸上頭還有其它遺跡,有幾處架設圍籬,或許還會復建其他的建物吧,走道邊側另有 不明門[圖26],在此須購票,我們買了 岡山城、岡山後樂園套票入內。復興天守成為博物館,很值得參觀,內部陳列著登錄的重要文化財文物。這個鬼瓦[圖27]吸引我,它真的有個鬼面,是鴟尾的一種;從窗戶可見到外面的金鯱[下圖],「鯱」也是變化後的鴟尾。烏黑的 岡山城加上巨大的金色鯱,讓它也博得「金烏城」稱呼。[圖28]是 宇喜多直家坐相,很精緻的塑像。我們還到放映室看影片,片中以 宇喜多氏為主角,敘述 關原合戰前後。
岡山城另有一座重要文化財建築 西手櫓,繞了一圈沒見到類似的建築物,因為要預留時間到 岡山後樂園,沒找著算了,也忘了這座櫓的存在,寫這篇時試著在GOOGLE地圖上找,一樣沒看見 西手櫓。搜尋後才知它不在 烏城公園範圍內,它在路面電車「城下站」南側約100公尺處,原來 西之丸範圍那麼大,我們搭路面電車下車後只要花幾分鐘便可看到,小地名稱 丸之內。再查地圖看街景,似乎稱城下筋的道路以東全是 岡山城廓範圍,包括 岡山縣立圖書館、岡山縣廳,是屬於 三之丸區域,巷弄內民居旁就有石垣。
由 烏城公園走月見橋跨越 旭川就到 岡山後樂園邊,需再走一段路才能達園區入口。岡山後樂園與 水戶偕樂園 金澤兼六園合稱日本三大名園,我個人對 日式庭園興趣不高,但它名氣這麼響亮,必有可看之處。這座大型名園是 池田輝政任城主時建造的,於1687年起歷十多年才完工,走入內發現 西方遊客佔絕大多數,訝異這種 日本庭園對 西方人吸引力這麼大。園區舉辦 菊展,這是這趟旅遊遇到第二處菊展,庭園內有些建築物值得觀賞,鶴鳴館、延養亭[圖29]、流店、蓮池軒[圖30]、...等 日本傳統建築可觀賞,只是關園時間還有半小時就全打烊了。
園區也一樣,四點半就開始以日文、英文、中文一直廣播,內容未提及但擺明了提醒遊客要關園了;岡山的賣場、百貨也一樣,結束營業時間還沒到,有些店家就拉下鐵門、關燈,顛覆了我對 日本人的看法。我們在接近五點前離開園區,我可不想被關在裡面,出園區走一條古色古香的大橋「鶴見橋」跨越 旭川,往路面電車「城下」站方向走,沿途有些街屋[圖31]看起來頗有歷史,這一帶的小地名是 出石,有一座大神社「岡山神社」。
搭路面電車回到「岡山駅前」站[圖32],先到車站內餐廳區吃晚餐,同時拿 JR PASS劃定明天到 四國的對號車票。看時間還早,走桃太郎大通り往 岡山城方向,約路面電車一站距離稱「西川綠道公園」站,公園沿 西川(大排)兩側闢建,再一站是「柳川」站,路面電車在此分兩線,不知道路面電車有分叉線,還好我們搭到 東山線,若搭 清輝橋線就到別處去了。吃飽飯散散步,到此往回走,回旅店休息囉。
相關文章:西日本旅遊---(一)計畫、起程
參考資料:姬路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