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11月5日(二)~11月10日(日)
前言
日本的宗教以佛教和神道教為主,其中神道教是專屬的宗教,有 神宮、大社、神社、...等等不同名稱,我們外界對祂大多一知半解。說起這「神宮」,以 明治神宮最為大眾所知,但『神宮』這一名稱,原本只用在 伊勢神宮,後來才陸續有其他的神宮出現。相較於「神宮」有「大社」,『大社』這名字原本專指 出雲大社。神道教中 首席神社是 伊勢神宮,而 出雲大社是眾神的神社,這兩座神社地位相當崇高。
每年農曆十月,神道教的八百萬神明都會聚集在 出雲大社,大社在農曆10/10會舉辦「神迎祭」,出雲地區稱十月為 神在月,相對於日本其他地區,十月是 神無月。倒不是說每年十月各地的神社內沒有神,一定也會有留守神鎮守神社,類似 台灣每年三月各地 媽祖進香、回鑾一樣,媽祖迎出去了,我們還是會到廟裡拜拜。看NETFLIX的動漫《神在月的孩子》,激起了想參訪 出雲大社念頭,但不想人擠人,所以排定在 神迎祭之前參觀。
11月6日(三)
今天起個大早,拉著整理好的小皮箱搭火車,要到二百多公里遠的 出雲大社。進入 岡山車站拿出 JR PASS進入匝門,左晚已換好的 岡山–出雲 やくも對號車票,[圖1]左邊橙色是今天要搭的 JR西日本 やくも對號列車,右側是一般的通勤列車。這一趟要搭近三小時才能到 出雲市,抵達後還要轉當地私鐵到 出雲大社。這段鐵路是「伯備線」,進入山區後是單線,需等待列車交會,耗時不少。[圖2]新見站是 岡山線最後停靠站,過這站後再經過幾個不停靠站進入 鳥取縣範圍,車窗外開始有雨滴[圖3],雨越來越大,很擔心今日的行程。
停靠 米子站時窗外根本狂風暴雨,過 米子市後列車進入 島根縣,到 松江站時雨還是不小,在 宍道湖畔[圖4]終於看到藍天。宍道湖是 日本第七大湖,湖水帶點鹹,面積79k㎡,比澎湖本島(64k㎡)還大。過 宍道湖再行一段時間,來到終點站 出雲市站[圖5]。走出車站轉到 一畑電鐵的 電鉄出雲市駅購票搭車,這班7004列車[圖6]是從 電鉄出雲市駅發車,搭到 川跡站要轉搭另一班列車到 出雲大社前駅[圖7],整段車程花了40分鐘。這座車站建於1930年,登錄為有形文化財,走出車站,地面是溼的,天空有藍天[圖8],難怪 鳥取、島根兩縣稱 山陰地區,這裡是 日本陰雨天最多的地方。
出雲大社
車站的置物櫃全滿,只好拖著小行李箱走,街道上有商家說可寄放行李,要價是車站的10倍,千萬別被唬了;在鳥居[上圖]對面還沒過馬路左手邊小巷內有置物櫃,價格與車站內一樣,這條巷子有知名紅豆湯圓店,不難找。鳥居前立的「神迎祭、神在祭」木牌貼著11月10日午後七時開始,祭典為期七日。進入 鳥居不久右手邊可見立一座銅像[圖9],我喜歡拍下銅像,以名稱上網查,可多了解些歷史或典故。這一位是 千家尊福(1845~1918年),出雲大社宮司,曾任東京府知事、司法大臣等官職,爵位是男爵。
從鳥居走到 拜殿要500公尺,會經過第二座鳥居[圖10],天空又開始飄下雨,雨勢不大,走在兩排 黑松下淋不太到。走過第三座是 銅鳥居[圖11],龐大的 拜殿[首圖]出現了。看 出雲大社照片都是貼 拜殿,遊客也都在此祭拜,實際上“神”並不在拜殿裡,祂是坐鎮在 本殿[上2圖]裡的,本殿[圖12]裡面也不一定有神像,通常以鏡子、弓、箭等御神體代替。本殿幾乎不開放,且以 御垣(圍牆)環繞,即使神職人員也可能一輩子未曾入內,所以遊客通常只在 拜殿祭拜。出雲大社很親民,遊客可以走到 御垣邊[下圖],上階梯由開敞的 神門往內看。
出雲大社很難查到明確創建年代,依據《古事記》在 西元712年即有紀載;根據官網,有 天仁3年(1110年)重建大殿的傳說,因此在此之前即已存在。日本傳統建築以木造為主,保存上相當困難,每隔數十年或百年會大幅整建,有時幾乎整座拆除重建;此點與其他國家認定的古蹟有很大的不同,經過長時間努力,才讓 聯合國文教組織認可。出雲大社中軸線上的核心建築,同鳥居、拜殿、玉垣、神饌所等等21座建築是重要文化財。本殿在1952年指定為國寶,本殿就是屋頂上有交叉「千木」木板的建築,是神社最重要的核心。
出雲大社主祭神是 大國主神[圖13],根據 日本的傳說,大國主神經歷重重困難建國,得到 天照大神讚賞,成全祂將國土讓給 天孫的願望。個人對 日本神話的起源傳說非常陌生,人物眾多、名字冗長,根本記不起來,知道 出雲大社主神是 大國主神就好,其他都不了解。每年陰曆十月十日夜晚,八百萬神明來到 出雲大社,參加為期一週的聚會,主持會議的就是 大國主神。大社的神明使者是兔子,神社範圍內有好幾處擺放著兔子石雕[圖14],神社外馬路、商店街也有,數量有幾十隻吧。
大型神社範圍內 攝社、末社相當多,攝社是指祭祀主祭神親屬神明的小神社,末社則是其他神明的小神社,包括 稻荷神社等。出雲大社有一座末社外觀很特別,祂是長條狀的建築,稱「十九社」[圖15],這是供 八百萬神明來此聚會的休憩場所。神社中軸線及兩側介紹到此,再來看看 銅鳥居左側的部分,走約百公尺有一座 神樂殿[下圖],這裡也是遊客聚集的地點,主要就是來看 日本最大的 注連繩,有5噸重,可拿底下的人當比例。再往前行是 結婚式場等場所,另一側有一座大型建築物,是 祖靈殿[圖16]。
在 出雲大社主區域(拜殿、本殿)和西區域(神樂殿、式場、祖靈殿)之間的禮品店看到「土鈴」,這種 日本鄉土土偶,現在似乎不容易找到,買了一隻藍色蛇的土鈴,順著道路走出 大社,來到入口鳥居,回到馬路對面商店街,我們的小行李就寄放在這條巷子內[圖17],知名紅豆湯圓店也在裡面。與巷子平行的大馬路有知名蕎麥麵,大排長龍;不想浪費時間在排隊上,大馬路上選一家標榜老字號蕎麥麵店吃午餐,味道普普通通,就不貼圖了。對了,蕎麥麵是 出雲這邊的名產,所以計畫中來這裡就吃蕎麥麵。
午餐畢,另外三人還想喝紅豆湯圓,我獨自在附近逛,發現這條大馬路是順著稜線開闢上來的,兩旁道路都是下坡,有些地方落差很大,逛上一圈、拍拍野花,回商店街他們也剛吃完。提領小行李往車站方向走,一畑電鐵班次一小時一班,這一班次已錯過,就去看看距離 大社500公尺的 第一鳥居[圖18],結果正工程中,拍張照片就好。到附近郊區走走,[圖19]是 堀川和 島根半島的山脈,日本的秘境之一。時間差不多了,回程女兒選擇搭 一畑電鐵[圖20]的電車到 松江,可體會地方私鐵風情。
一畑電鐵與 台鐵是「友好鐵道」,鐵路便當節也來 台北參加展出,當時有拿簡介,介紹鐵道沿線的風情,實在沒想到我真的會來搭這家地方小型私鐵的車輛,而且是搭好搭滿它所有路線。從 出雲大社前駅搭上7002,這車是該公司的新車,搭到 川跡駅要換車,換月台需橫越鐵軌,巧我們要轉搭電車駛入,柵欄放下,月台間有行人平交道柵欄,很新鮮的感覺。川跡駅到終點站 松江しんじ湖温泉駅的電車是1101,這是該公司自 東急電鐵購買的退役車,時間剛好是學生放學,車廂擠滿人潮。車到 一畑駅,近半乘客下車,電車更改駕駛方向,往 松江前行。
我們本來的計畫是到 松江市後要欣賞 宍道湖夕陽,號稱 日本最美的夕陽之一,許多文人專為此景寫文章、詩詞。若搭 JR西日本列車時間上綽綽有餘,一畑電鐵這種地方小型私鐵,停靠站太多趕不及,只能在車廂內欣賞夕陽。一個半小時後抵達終點站 松江しんじ湖温泉駅,這裡距 JR松江站還有二公里,車上廣播可轉乘公車,ICOCA用上了。巴士到達 JR松江站後徒步幾分鐘到住宿旅館,休息一下後逛街找晚餐地點,實在不知該選什麼,最後選一間較「とり家」的雞料理,味道不錯。今日就到此,到 西日本想到城垣,來第二天了還沒看到,很期待明天的 松江城。
連帶文章:日本私鐵 一畑電鐵
相關文章:西日本旅遊---(一)計畫、起程
參考資料:出雲大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