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3年10月26日

徹夜失眠,最後一次起來喝水的時間是05:00,鬧鐘調05:30,結果對鈴響完全沒知覺,醒過來時已經超過09:30;本來打算到 苗栗 內山線山區消磨一整天,現在沒辦法了。按照原定計畫,還是出發;先到 苗栗 內山線(台3線公路),選定哪個山區到了以後再說。

苗栗‧三義 關刀山.jpg
關刀山頂

由 國道1號「頭屋交流道」下 台13線(山線)公路,小段路後上 台72線快速道路,開到底達 汶水接上 台3線(內山線)公路;這裡已經是 大湖鄉界了,就到 大湖街區解決早午餐吧。近中午才抵達 苗栗地區,在 大湖街道上繞一圈,時間壓力的陰影,吃什麼拿捏不定;離開 大湖,到下一個市集 南湖,這邊沒什麼能選擇,在餐館點了 肉絲炒麵和 客家福菜肉片湯,這頓早午餐吃的簡單但美味。

苗栗‧三義 深水福神祠.jpg
苗栗 三義 深水福神祠

吃早午餐時打定主意,走一趟 關刀山好了,由 130縣道高點「聖衡宮」附近可走「出關古道」登 關刀山;離開 南湖續行 台3線南下,過 栗林國小後右轉 130線公路,一路蜿蜒上山。「聖衡宮」人潮好多,不曾從這邊走 關刀山,待道路急降後才驚覺開過頭;算了,還是選傳統 大草排路線登 關刀山吧。130公路轉入 深水道路,從這裡到 苗49、56道路路口不過1公里路程,停下車改徒步,步行總能多發現一些事物。果然,小巧、精緻的石砌土地公廟「福神祠」出現[上圖],古老的小廟包括 香爐、金爐[圖1]全都石塊打造,魅力無可擋,久久不捨得離開。

三義 大草排山 %26; 關刀山1.jpg

深水道路行約1公里,接上 苗49、56道路交叉點,此處腹地頗大,有大型停車場、路邊停車格、公車候車亭、簡易攤商、洗手間。由此選擇指標往「關刀山」的上坡車道(苗56道路),約500公尺,見到電線桿上噴著「△」三角點標誌[圖2] ;曾經看過 山友登山紀錄,關刀山附近有一顆專賣局基石,「△」應該是指它吧。既然有 基石就走走看吧,選擇右側微微下坡的水泥車道,路口有「五福山莊」牌匾,以及「龍騰村草排12鄰」指標。步入後約100公尺,右側出現寬大的「保線路」,水泥車道在此明顯下坡[圖3],這種情況依常理判斷,應該選擇「保線路」,就走進去吧,萬一錯了再回頭無妨。

苗栗 三義 大草排 專賣局基石.jpg
苗栗 三義 大草排 專賣局基石

保線路維護極佳,進入後不久發現老舊登山布條,增加許多信心;越過不明顯小山頭,再上一座小山頭,陡下小段再陡上另一座小山頭[圖4] ,樹幹上刻著「←」標誌,另一棵樹綁著老舊布條;不會錯啦,快步前行,越過第三座小山頭,抵達 高壓鐵塔。從林木間眺望,前方若有似無還有一個山頭,續行,保線路開始一路下坡,路況也漸差;疑惑是否走過頭,或是根本走錯了,安全重要,選擇回頭。結果基石是在有布條及「←」標誌的那個小山頭路旁,從 保線路叉路口算起,10分鐘可達。大草排[上圖]海拔約450m,專賣局基石一顆,一側刻著「樟林地界第三十八號」,另一側寫「大正十三年十月建設」。幾週前 三伯90歲生日,雖沒慶生,還是和 老爸送禮給他;老人家 大正12年(1923年)出生,所以這顆基石有89歲了。

苗栗 關刀山.jpg

專賣局基石很少見,全台灣只有約卅顆,多與 樟腦有關;雖然走過頭,多花廿多分鐘,還是值得。時間已經下午兩點多,續往 關刀山方向走,因為是臨時起意,不確定還有多遠的車道要踢呢;查手機 Google地圖,估計約2.5公里,實際上超過3公里。怕時間來不及,越走步伐越快,車道越嶺點記得循「關刀山」指標,左轉上坡車道;這裡直行下坡是通往「行德宮」的,是否可下山、路況如何皆不清楚。左彎後坡度明顯增加,看著陽光漸轉橙,不敢停歇,終於上到所謂的「第一登山口」[圖5];此處設有停車場、涼亭、洗手間,但明顯缺乏管理。由照片左方小水泥路進入,500公尺後過 反射板峰;利用接下來一段數百公尺平緩路徑,安步當車調整體力,四點鐘整終於看到「第二登山口」 [圖6]

三義 大草排山 %26; 關刀山2.jpg

「第二登山口」前遇到3位下山的山友,真是太高興了,顯然這時間不會晚;隨口問問路,回答:『到 三角頂10分鐘路程。』。其實旁邊大石頭就寫著「關刀山十分鐘」,從這裡改走水泥階梯[圖7];秋、冬之際的下午四點多,森林內步道陰暗,外頭橙黃色陽光刺眼。途中有左叉路可通往 關刀山西峰,鐵牌寫著「10分鐘」,等於來回至少要20分鐘,這次不嘗試了,以後有機會再說。關刀山又稱 草排山或 插旗崠,海拔889公尺,有一顆三等三角點125號[圖8]

關刀山麓俯瞰 鯉魚潭水庫.jpg
關刀山麓俯瞰 鯉魚潭水庫

原以為這個時間山頂只有我一人,沒多久從另一方向上來一位 中年婦人,接著又一位山友,他們是大隊人馬,從「出關古道」走過來。我回程的路途遙遠,寒暄後行下山,剛才憑印象趕路,完全沒理會兩旁植物;現在漫步下山,2008年「苗栗.三義 關刀山」的記憶慢慢浮現。步道上那一叢 蔓黃菀還在,可惜非花期;路旁那棵 紅皮枝葉更茂盛了,這是 野茉莉的一種;藏在灌木叢裡的 王瓜現身了,還被我找到一顆紅通通的果實;路旁那一群 裂葉艾那香都長出來了,蟲子還沒光顧,感覺比較漂亮;......。帶著愉悅的心情下山,昏暗的道路上往來車輛頭燈都亮了,我的車子還停在老遠的地方哩。

動、植物篇

苗栗.三義 大草排山 amp; 關刀山.jpg

[圖a]大頭艾納香(菊科):山區極為常見的藤本植物,也是 台灣產繁多的 艾納香中,族群最龐大的一種。本種名字滑稽,花朵也不漂亮,即使盛開也無法引起大家興趣;通常在秋、冬季開花,這季節到山區可留意一下,很容易遇見的。
[圖b]裂葉艾納香(菊科):也算是常見的 艾納香屬成員,雖說常見,但數量尚無法與 大頭艾納香比較。本種在 關刀山有龐大族群,主要生長在「大草排造林護管所」車道旁坡地;目前葉子還完整,待蟲子光顧後,植株會被啃得七零八落。
[圖c]刺茄(茄科):渾身是尖刺的 野茄,看起來垂涎欲滴,不過聽說吃多了會昏睡,沒試過不知真假;但未熟的 茄科果實常具毒素倒是真的,所以還是別嚐它。關刀山的 刺茄果序呈橫狀排列,不同於其他地方;可以點標題連結看圖,內文最後一張圖與本圖位置一樣,是否同一株我就不知道了。
[圖d]王瓜(葫蘆科):五年前的記憶,登山步道 蔓黃菀旁有一株 王瓜,既然見到 蔓黃菀,當然試著找 王瓜;果然,發現葉子了,循著葉子找到果實,輕輕地將藤拉下來,拍張近一點的果實。別怪我這次的照片太暗,黃昏的林內光線昏暗,照片都是經過色階調整,才勉強看出色澤。

三義 大草排山 %26; 關刀山3.jpg

其他登山紀錄請連結:登山-三角點目錄

[附註]廿世紀台灣兩大烈震---關刀山大地震(新竹─台中烈震)和 集集大地震(921大地震),其中 前者震央就是本文這座 關刀山;此次地震發生在 昭和10年(1935年)4月21日,接連的餘震長達數個月,同時也都造成傷害。現存關於 關刀山大地震的紀念碑、文物,我目前找出13座,分別寫在部落格各單元,可點「城鄉雜記---80.神岡 大震災追悼碑 & 街區、老樹」連結觀看;其中有3處部落格中還沒寫,因為僅記錄紀念碑太苦澀,待想到要寫附近其他景點時再一併完成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