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水利會轄區內山坳、谷地開墾多由獨自的水利系統灌溉,其中以 士林 平頂地區的 平頂諸圳最負盛名。近年 北投 十八份地區的水圳也打響知名度,伴隨這幾年炒作起來的“櫻花熱”,吸引追趕潮流的遊客,此地成為熱門景點。十八份水圳灌溉面積60多(甲)公頃,兩條水圳水源都取自 磺溪[註] 。十八份圳開鑿時間與 坪頂新圳差不多,約在 道光中後期,十八挖圳闢建時間則是在 咸豐年間;前者最上游取水口接近 竹子湖南緣,後者取水口則在較下方。
[註]磺溪:又稱 南磺溪,以與 金山的 北磺溪區別,南磺溪源自 七星山麓,長度約10公里,流經 竹子湖、櫻花崗、天母、唭哩岸後注入 雙溪後 匯入 基隆河。上游稱 大坑溪,有 十八份兩條水圳,中上游至中游間開闢多達10條水圳,較著名的有 半嶺圳、猴洞諸圳、八仙圳。
地圖掃瞄自臺灣地區兩萬五千分之一地形圖『經建版』 三版「陽明山」,地圖中每一方格邊線代表實際距離1公里。圖中紫色方塊為下面地圖的範圍。
灌溉 十八份的兩條水圳,七星水利會官方名稱為 十八份圳及 十八挖圳,其中 十八挖圳或因筆誤、或口音、譯音不同,多以 十八拐圳或 十八份拐圳稱之。至於說是因彎彎曲曲而稱“十八拐”,感覺是硬加上去的解釋,此處的“十八”應該是 名詞而非 形容詞。兩條水圳主線平行流過 頂湖、十八份地區,上方的 十八份圳又被冠以 十八份頂圳名稱,以與下方的 十八份拐圳作區別,名稱越演變越饒舌。此處採用官方名稱,以 十八份圳及 十八挖圳稱之,簡單、明瞭。
十八份圳主線大致上沿著往 陽明山後山的 東昇路向西流,再分出支渠灌溉 頂湖、十八份地區農田;其中一條支渠末端匯入 十八挖圳,其他支渠大多流入谷地,成為 磺港溪[註]東端的源頭。十八挖圳主線大致與 十八份圳本線平行,兩圳高度差達50公尺以上;主線以涵洞過 十八份產業道路,後段應該也是匯入 磺港溪。附帶一提,磺港溪流過 陽投公路段,因馬路擴建造成落差,在 行義橋缺口有個 瀑布,這兩年見過多次 新人在此拍 婚紗照。
[註]磺港溪:就是 新北投著名的 溫泉溪,源於 大屯山西峰、南峰間,長度約10公里;中游有 大磺嘴(硫磺谷)溫泉露頭,為 北投溫泉源頭;流入 新北投住宅、旅社區還有 地獄谷(地熱谷)露頭,水溫達90 ℃,以前可煮 溫泉蛋,現已禁止。磺港溪流經 新北投後進入平地,過 北投、唭哩岸在 中八仙注入 基隆河。
時間:2013年2月12日(初三)
十八份圳
農曆過年的長假,固定是初一拜年、初二回娘家,初三才能騰出時間郊遊。早上八點多起床,往窗外看雲層很厚但沒下雨,打算外出;難得子女們都沒事,開車載著一家五口往 陽明山區走,車上討論後選定到 十八挖圳步道。車經 天母,由 天母北路上 櫻花崗,山區有霧,還偶飄細雨;天氣不穩定,還是少走一些路,將車直接開到 十八份“T”字路口前才停,步行 東昇路往 陽明山方向。東昇路車子較 紗帽路(陽投公路)少很多,又將路旁水圳加蓋成人行步道,走起來較安全。
行經 泉源國小,由校門口對面 社區活動中心走入小徑,小農徑沿 十八份圳支渠而行,約200公尺後水圳轉南陡降[圖1],我們往上走接到 十八份產業道路,大約是 泉源國小 多功能教室附近。車道上有零星賞 櫻花的遊客,約行500公尺到達產業道路600K指標處,旁立有 水利會警告牌[圖4],由此開始即 十八挖圳步道。較晚綻放的 櫻花依舊盛開,沿路邊拍照邊走,經過一座種滿 櫻花的大別墅後,步道分叉,左為 十八份圳支渠,右為 十八挖圳主線。因飄雨,捨 挖圳步道,取左(直行)走 十八份圳支渠步道;這次假期長達9天,挖圳步道過幾天再來一趟即可。
直行這條步道 七星水利會也立了告示牌,內容描述為 十八份圳巡圳道路,這是一條古道,日治初期所繪「臺灣堡圖」即已繪出這條路,為 頂湖聚落對外的聯絡道路。步道微微上升,平緩易行,經過一處長滿 水生蕨類 滿江紅的水塘後,來到「頂湖福德祠」[圖2],這裡開始轉路徑為 柏油路,直通往 頂湖[圖3]。接上公路(東昇路)後,由此回走 十八份;公車站牌標示要走5站才能回到 泉源國小,山區小型公車站距很短,很快便回到“T”字路口附近停車處,今日的 十八份水圳之旅到此暫告一段落。
時間:2013年2月15日(初六)
十八挖圳
初六下午天氣狀況明顯轉好,雲層雖低,但天空是亮的;想接續 十八份水圳行程,老婆及 女兒、大兒子皆另有節目,只有 小兒子同行。這次將車子停在 龍鳳谷遊客中心停車場,服務中心這裡設備齊全、停車方便,是這一帶山區登山、健行,很好的起點。這次選擇走 陽投公路(紗帽路),這條公路是 仰德大道未闢建前,上陽明山唯一的車道;紗帽路路幅窄,交通流量大,行走其間須注意自身安全。行約7~800公尺,經過陡下 媽祖窟溫泉階梯步道口後,左轉上 十八份產業道路。
進入產業道路,少了急駛而過車潮,安靜了許多;這條產業道路全長1,300公尺,這一端從零算起,近600公尺到 十八挖圳路口,走入步道約200公尺達種滿櫻花的 大別墅[圖5],這次選擇右轉 挖圳步道。過大別墅後可遠眺 紗帽山[圖6],山頂被雲遮去大半;緩緩上坡的水圳步道時寬時窄[圖7],大部分是水泥巡圳道路。約10分鐘後與「鼎筆橋步道」十字交叉,這條步道從 紗帽路 鼎筆橋直通 頂湖福德祠;短短3~400公尺距離,海拔爬升100公尺,一路陡上的石階,走起來吃力。續走 水圳路,繼續穿梭在森林及墾地間,途中還有小段的仿木步道[圖8]。
過 仿木步道6~7分鐘後來到 十八挖圳中段取水口[上圖],走到這裡 水圳路已近尾聲,跨過小拱橋再轉個彎,仿木階梯架高步道,水圳由其下穿過;登上階梯後是座平台,旁有一棵 大楓香[圖9],未見任何新芽,春天還沒到這裡吧。過平台後是多叉路口,往右是農路小徑,雜亂分歧;水圳護坡旁的小徑,野草蔓生、路陡濕滑;稍向左的路通往山谷梯田,這條路才是正途。經過廢棄石頭屋[圖10],跨越野溪後出現新建的石塊階梯,踏著階梯陡上經過鐵皮倉庫,接上 十八分圳步道的柏油車道。走到此已非常接近 東昇路(可參考地圖),走出 東昇路正是 頂湖站牌,十八挖圳步道行程也告一段落。
風尾步道
接上 東昇路往 十八份方向回走,計畫走 風尾步道回 十八份產業道路,可是我不知道 風尾步道到底在哪裡;在路邊購買 草山柑時問居民,原來 頂湖的前一站叫 風尾,公車站牌旁的「山玥餐廳」馬路走下去就是「風尾步道」[圖11]。山區小型公車站距很短,幾分鐘後便走到 風尾站,循「山玥餐廳」指標走入;餐廳規模頗大,右方有棵 200年 大榕樹[圖12],從 榕樹旁道路往下就接上 風尾步道。榕樹旁另有一條沿水圳闢建的步道,應該與 風尾步道一樣,是 市府 大地工程處修建的路徑;或許末端未打通,路口被居民以木板封閉,不易通行。
風尾步道長度約500公尺,是 2012年初 大地工程處發布的四條步道之一,記有 虎山、翠山、風尾及水車寮等四條步道,都是依原有的小徑,整合、擴寬的短程步道。風尾的特色是 櫻花,鐵欄杆上嵌上許多 櫻花圖像,步道接近南入口前有廢棄民宅及大片農園,印象中以前好像是 觀光草莓園,記不太清楚了;或許入口位置變了,但可確定這條山徑以前就有,擴寬整建後取了新名字而已。回到 十八份產業道路,選擇往下走回 紗帽路,走到 龍鳳谷遊客中心時已超過17點,十八份水圳之旅介紹到此。
十八份水圳路線補充部分,請連結「城鄉雜記---106. 陽明山 頂湖大榕樹 & 楓香」。
其他水域紀錄請連結:河川-水系目錄
參考資料:七星農田水利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