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枝木龍葵 新北 金山 竹子山腳(1).jpg
新北 金山 竹子山腳

Solanum suffruticosum Schousb.  木龍葵  [茄科]

本種 台灣未發表,上列學名是否正確仍有疑問。龍葵屬(SOLANUM) 龍葵組(sect. Solanum)複合群已發表多達數十種,其中同物異名、雜交種、亞種、變種間相當混亂,這當中有多少具"種"(SPECIES)資格,說法相當紊亂,必須將世界各地出現的"種類"統合整理才能釐清。本文僅依照 中国植物志描述,將這種型態之 龍葵稱為 木龍葵。

別稱:白花仔草(香港)

光枝木龍葵 新北 金山 竹子山腳.jpg
新北 金山 竹子山腳

特徵:一年生亞灌木,直立,灌木狀,植株高約50~100cm,上部多分枝。莖具稜或圓,無刺,黑褐色至墨綠色,細枝綠色,被毛。葉,卵形至稜形,長1.5~3.5cm,全緣;先端尖銳,基部楔形下延成柄,柄長約0.5cm。花,蠍尾狀花序,花序梗疏被短毛,長1~2.5cm。花下垂,花比一般 光果龍葵小;花萼杯狀,萼瓣三角狀卵形,稍反捲;花瓣白色,長約0.5cm。果實上舉,熟果黑色,亮,徑約0.4~0.6cm;果表面有兩凹痕,宿萼反捲或稍反捲。

光枝木龍葵 台北 士林 芝山岩.jpg
台北 士林 芝山岩

分布:埃及、阿拉伯一直到 印度、中國、東南亞都有分布。個人約10年前第一次見到本種 龍葵,地點在 台北市 大龍峒 保安宮旁行道樹窪,一棵與認知的 光果龍葵差異不大的植株,花很小,果明顯直立,覺得怪怪地。幾年後再次於 金山 竹子山腳見到本種,發現真有一群果實上舉的 龍葵;有興趣以後開始注意,感覺越來越常見,近兩年 台北市區冬季末不難見到。花期通常在1~3月,果期在春季,6月後幾乎不見蹤跡。

光枝木龍葵 台北 北投  頂湖.jpg
台北 北投 頂湖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中描述的 木龍葵(S. scabrum),果徑達0.8cm,且僅分布於 基隆外海北方三島,很明顯與本種不同。中国植物志中有一種 S. suffruticosum特徵大致符合本種,其中文名稱為 木龍葵,這裡依照內容稱其為 木龍葵。對於這種果實上舉的 龍葵實在很頭疼,2012年在 自然攝影中心植物版寫了一篇「請問 龍葵」,經過幾位老師指點後,對 龍葵複合群終於進一步了解,結果更不敢寫出這一種。

冬末初春,台北近郊它又開始出現,市區所見 龍葵都是它,不再視而不見,硬著頭皮編出這一篇。這種 木龍葵的花、果期較早,早春在 台北郊區見到的龍葵幾乎都是它,會誤以為它如同 光果龍葵、少花龍葵般取代了 龍葵(S. nigrum),成為 龍葵組(sect. Solanum)中的強勢種。只要再持續追蹤,會發現原來它只是出現的時間比較早,3月中旬後其比例就明顯減少了,天氣漸熱後,野地裡又是 光果龍葵、少花龍葵等“複合式龍葵”的天下。

近似種類請點選:光果龍葵龍葵

茄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茄科植物目

參考資料:中国植物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