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印度草木樨 台北 士林 外雙溪(2).jpg
台北 士林 外雙溪 翠山步道

Melilotus indicus (L.) All.  印度草木樨  [豆科/蝶形花亞科]

別稱:印度草木犀、小花草木犀、朗日巴花、野苜蓿

印度草木樨 台北 士林 外雙溪(1).jpg
台北 士林 外雙溪 翠山步道

特徵:一或二年生草本,莖直立或斜生,高20~50cm;多分枝,疏被毛。三出複葉,托葉連生於葉柄上,披針形,長0.4~0.6cm;葉柄細,長1.5~3cm。小葉近等大,長1~2cm,寬0.2~1cm;線形、倒披針形、長橢圓形至倒卵形、橢圓形;中、上部牙齒緣,側脈明顯,7~9對。

花頂生或腋生,總狀花序,總梗長1.5~4cm,著花15~25朵;花梗短,花密集生於花序梗。花萼鐘形,5中裂,裂瓣近等長,狹三角形,先端尖銳;花冠黃色,旗瓣闊卵形,先端凹,與翼瓣、龍骨瓣近等長或稍長。莢果球形至橢圓形,無毛,表面具不規則網狀皺褶,橄欖綠色轉紅褐色。種子1枚,暗褐色。

印度草木樨 台北 士林 外雙溪.jpg
台北 士林 外雙溪 翠山步道

分布:原產於 印度,已擴展至全球熱帶、亞熱帶至溫帶地區,在南、北美洲成為侵入性雜草。台灣可能為定植或綠肥引入,成為歸化植物,多見於北部海岸。全年可見開花,以3~5月較盛。

印度草木樨(M. indicus)與 草木樨(M. suaveolens)外觀近似,不易區分。依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檢索表,前者小葉線形,僅上半部細牙齒緣,後者小葉橢圓形或倒披針形,全部細牙齒緣;實際觀察前者也常見小葉長橢圓形群體,葉緣細齒達2/3以上情形也有。是兩者已產生雜交,或是環境因素的變異不清楚。目前個人以莢果是否有毛來區分兩種,前者僅具皺褶,後者則除皺褶還有明顯點點白毛。

印度草木樨 amp; 草木樨.jpg

多年前在 宜蘭 頭城海濱見到大面積的 草木樨(MELILOTUS),海堤外數百公尺長的廢棄土堆積的高灘,整遍染綠;狹長的小葉,牙齒緣僅及半,回家後對照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簡索表及內文,認為是 印度草木樨(M. indicus)。數年後再度前往,這裡已開闢成海濱休閒區,僅餘零星的個體出現在栽植土壤區。許多的歸化種如 印度草木樨(M. indicus)般,當遇到適合的環境,短時間勢如破竹般佔據整個區域;待其他植物找到因應對策後,該區域漸漸重新取得平衡,依新的比例相互競爭著。

印度草木樨 宜蘭 頭城.jpg
宜蘭 頭城

台北 士林 外雙溪 中社路底的 翠山步道也一樣,建設時可能人或機具,或是植栽土壤帶來新物種。步道開放初期,鋪磚道兩旁出現好多 印度草木樨(Melilotus indicus)、賽芻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s)等等幾種原本此地不曾見到的野草;曾幾何時,這些道路旁的強勢植物不再那麼多,印度草木樨(M. indicus)只剩下原 警察靶場這處綠草坪還有。不管它在此是多還是少,至少提供我可就近觀察的場所,發現以往 印度草木樨(M. indicus)的相片並不清晰,再跑一趟,花、果、葉一次補齊。

豆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豆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