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湖畔 水蓮山莊與 伯爵山莊間三角形山頭便是 學頭坡山(白鷺鷥山;象頭埤山)
時間:2011年2月12日
春節假期後第一個例假日,本計劃來一次登山,奈何氣象局週五發佈「大雨特報」,遂取消行程;週六睡到近午才起床,天氣陰霾但未下雨,午餐後實在耐不住,開著車往郊區跑。選 汐止的 學頭坡山,這裡的步道熱門、寬敞,而且四通八達;不年輕了,避免獨自一人爬山,找不到伴時我都選這類行程。
剛認識 學頭坡山時名稱是 白鷺鷥山,海拔只有94m,原有 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已遺失。這座山位置在 金龍湖畔,金龍湖舊名 匠頭陂(陂=埤),“匠”字台語發音同“象(cho-n)”,日治時期筆誤為 象頭陂,所以山名也稱 象頭陂山。不知何故“象”變為“學”,“陂”誤值“坡”,官方採用了這個毫不相干的「學頭坡山」名稱,如今取代了舊名。
地圖是掃瞄自「台灣交通出版社」的「大台北山區登山路線圖 40-07 士林、內湖、南港、五指山區 健行登山路線圖」的小部分,每一方格代表1公里。掃瞄後字體太小,補上河川、湖泊、地標及公路。
運氣不錯 金龍湖畔剛好有停車位,停妥車後沿著南岸往東行,幾年沒來,步道似乎越來越完善;路轉北後不久接上車道,在「湖東高分25電線桿」右側有上坡水泥路,路口立了登山步道圖。走幾段枕木階梯[圖1]後至山頂,時間約10幾分鐘吧。空氣潮濕,山頂高壓電塔吱吱作響;不久留,往 老鷲尖方向走。
先過一段被建商削去一半的嶺脊,水泥坡壁直洩而下;續行越過一座無名峰,再次遇上一段削去一半的水泥護坡[圖2],成排的大廈群很壯觀。孤零零一個人走在稜線上,加上沒走過,感覺路好長;拿出地圖算路程,直線距離約2.2km,加計等高線少說2.65km。台灣的登山步道指標,常常是只算直線距離,那是用飛的距離,遇上這種上下起伏的路徑,公里數誤差較多。
遇叉路,小指標寫下 土地公廟,似乎不久前整理過,好奇走一小段,一路下切;這段稜線我第一次走,又是獨自一人,還是乖乖回官方步道。續走,通過十字越嶺叉路後,不久山徑陡上峰頭,是裸露巨石,風非常大不久留;接下來山徑陡下,回頭看剛剛巨石[圖3],好恐怖哩,我剛才還站在上面;若是反向走先瞧見峭壁,我一定不會站在上面。
再遇上叉路,可左下 翠湖(池),今天會選這條路線,就是在稜線萬一遇上大雨,就近尋路10~15分鐘便下到 翠湖,可隨時調整行程。已經走近一個小時了,沿途未遇見任何人士,天空又飄起雨來,想直接下 翠湖;不過真不甘心哩,老鷲尖應該不遠了吧,好吧,繼續走。再上到一個小山頭,前方可見三座山峰,第一座是巨石峰(海拔約163m)[圖4],標示「 ↑ 老鷲尖南峰」。
灰濛濛的天氣看 北港山稜線,右後方是 刣狗寮山和 圍貓尖山,再遠的 友蚋、瑪陵群山就看不清了。
什麼時候多出個 老鷲尖南峰?我的地圖上沒有。這座岩石峰走起刺激,岩石上敲出踏點一路陡降,展望非常之好。東側隔著 八連溪谷,北港山(叭連港大尖)連稜矗立眼前,可從 拱北殿 三秀山一路上登。注意照片右方兩座凸起峰間,山徑腰繞山頭而過,曾經在那裡吃盡苦頭;不是路徑難走,而是一種 禾本科植物種子,沾粘到褲子、襪子報廢,連鞋子都接近毀掉。
巨岩旁 大明橘、楊梅雖還未開花,但枝椏上擠滿花苞,蠢蠢欲動。每年 杜鵑花科第一棒 台灣馬醉木正瘋狂綻放;好多年未見到這樣的景象,初春的 台北總是陰雨綿綿,假日若遇上陰雨,很容易錯過盛開期。從巨石北望,還是有三座山頭,翻閱地圖查看,無法判斷我現在正確位置;或許下一座是所謂的 老鷲尖南峰,若還不是,回程有摸黑可能。
從 巨石峰下鐵梯一路趕,兩旁出現 竹林及栽培樹種,應該是接近 老鷲尖了。果然,一段緩上坡泥土路,老鷲尖南峰[圖5]到了;此地海拔約155m,因為有一顆聯勤「僑六」水泥基石,被命名為 老鷲尖南峰。下南峰往主峰,5分鐘遇叉路,有「內溝山登山步道」看板。往右走十數公尺就到 老鷲尖[圖6],海拔193m,北市三角點55。
呵呵,還好不是後頭那座山峰,那是 水尾潭山(內溝里山;142m);這麼一來我時間足夠,不必急著下 翠湖,可在順稜上 內溝山。步上 翠湖西側山稜,15分鐘後又遇上一顆聯勤「僑五」水泥基石[圖7],海拔約110m。這座山未命名,依據 旅聯網,蕭郎兄所言,「僑六」依位置命名為 老鷲尖南峰,「僑五」因稱 內溝山北峰以示公平;感覺非常恰當,所以這裡也稱它 內溝山北峰。
內溝山北峰再走2分鐘再到一個山頭,此處海拔119m,有人取名 油桐嶺。續行遇叉路,右上 內溝山、左下 翠湖,取右上;總算遇到山友了,兩個半小時行程總算是有伴。內溝山,海拔132m,有一顆土地調查局圖根點;頂上好多人,這裡走過多次,基石附近人不少實在不方便拍照,退回山徑直接下 翠湖。
嚴格說起來,翠湖不算是“湖”,我習慣上稱它 翠池,這是因坍方形成的小堰塞湖;下到 翠池天黑也不怕了,這裡路徑寬敞,我背包裡又有頭燈。經過池口小鐵橋,上到林間烤肉區,再過 北港二坑礦場遺址,來到 土地公廟[圖8],很快地下到車道。從車道往外走,約20分鐘到 金龍湖水閘門,多戶人家屋內都開燈了,這時我才察覺頭燈的電池沒電;是呀,那麼多年沒用,電池怎麼可能還有電。
今日天氣太過陰霾,以至於山徑上完全沒遇到任何山友,很久很久沒有這種獨自一人遊走山林的感覺了;已經是被稱呼「阿伯」的年紀,實在不合適在山區獨行,今天算是估算錯誤。內溝山與 老鷲尖都已是早起會運動路線,山徑被踏得相當寬廣,即使是陰雨天也不難遇上遊人;翠湖更是不用說,這是全家人踏青的景點,即使夜間還是有遊客。
翠湖東側 學頭坡山到 老鷲尖這段稜線,依山徑狀況判斷,也算是熱門路線。但因為路途稍遠,缺知名山峰、景點,遇上陰雨天,除非是登山隊伍既定行程,其他人不會想來此;這點我失算了,一路上走了兩個半小時沒遇上其他人,怕太喘不敢走太快。今天直到 內溝山以後才出現人潮,步出 翠湖天都快黑了還有遊客進入,這裡才是真正熱門景點。
其他登山紀錄請連結:登山-三角點目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