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果龍葵 土城.jpg
台北 土城

Solanum americanum Miller  光果龍葵 [茄科]

Solanum photeinocarpum Nakamura et Odashima

Solanum nodiflorum Jacq.

Solanum nigrum var. pauciflorum Liou

別稱: 美洲龍葵、少花龍葵(中國)、黑珠仔菜、牛酸漿、烏仔菜

光果龍葵 台北 新店.jpg
台北 新店

特徵: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體高25~100cm。莖直立、多分枝。葉卵形,長4~8cm;全緣或疏齒緣;無毛或疏被毛。花,節間著生,繖形花序;花瓣白色偶帶紫色,有時具黃眼,花梗下彎。漿果初為綠色,熟時紫黑色具光澤,徑5~8mm,宿存花萼反捲;種子近卵形,直徑約1~1.5mm。

分布:原產地為 美洲,已擴張至 亞洲、非洲等地。台灣分布於全島中低海拔荒廢地、路旁及田野;以溪流、水圳邊較為常見。全年可見開花、結果。花期在春至夏季,同一地區的植株開花時間不一。

光果龍葵 台北 新店2.jpg
台北 新店

早在 唐代 龍葵即已是漢方入藥的植物,也是民間常食用的野菜,更是孩童玩耍時的零食,算是 中國民俗植物。古書上舉凡 苦葵、老鴉眼睛草、天茄子、漆姑草、天茄苗兒、救兒草、後紅子、水茄、天泡草、...等等,都是指 龍葵。龍葵在 台灣非常普遍,是鄉野間最常見的 茄科(SOLANACEAE) 茄屬(SOLANUM)植物;在市區中亦可見到,但數量遠不及 南美洲來的 瑪瑙珠(S. diphyllum)。

野外見到的 龍葵並非都是原生的 龍葵(S. nigrum),常見的野生龍葵以本文介紹的廣義 光果龍葵居多;其與 龍葵差異細微,一般民間入藥或食用都是兩種混用並無區分。從外觀區別 龍葵果較大、無光澤,宿存花萼平貼於果上,本尊 龍葵(S. nigrum)請點入內文看描述。部落格中外形相似的歸化種無聲無息取代原生種的例子請參考 平原菟絲子(Cuscuta ampestris)。

茄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茄科植物目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臺灣的野花-低海拔1300種(二) 渡假出版社 林文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