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基隆城隍廟.jpg
護國城隍廟 陰陽司公,為 城隍爺駕下文武官員之首

基隆在 日治時期因為其為往來 內地(日本)距離最近的港口,大規模建設投入,港口設施完善。在燃煤盛行的時代,北台灣盛產的煤礦,讓往來 東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的各國船隻多選擇在此補充燃料。曾經 基隆不只是 台灣–日本間重要門戶,同時成為 東亞航線上最重要的補給港口。

日治時期規劃棋盤式市區,地形因素腹地狹小,南接山麓,北緊鄰著 基隆港;市區改正範圍,大致上就是 西定河以北、火車站以東到 田寮河兩岸的區域。同時整建 西定河與 南榮河下游,開一段約一公里的運河「旭川」,匯集兩河流水入海。在這範圍不大的舊市區裡,保留了三座 清代大廟,城隍廟、慶安宮(基隆媽)與 奠濟宮(開漳聖王),合稱「基隆三大廟」。

基隆三大廟2.jpg
基隆港東岸通往「海洋廣場」跨 旭川河口橋梁,目前已拆除,不知是否會重建,暫不修改。

護國城隍廟

基隆原稱 雞籠,於 清代中葉因礦產而發展成為市集,光緒元年(1875年)設置 「台北府」,同時於 雞籠設「分府(廳)」,地名更易為「基隆」;基隆分府由 通判管轄,位階同於“縣”。中國的宗教信仰,鄉土保護神為「土地公」,縣(含)以上則由「城隍」統轄;基隆既為“縣級”行政單位,應該有「城隍爺」,遂由 舉人 江呈輝、秀才 張尚廉發起捐建,於 光緒13年(1887年)在 基隆灣(港)邊建 城隍廟。

[註]城隍信仰不同於一般 佛、道的神祇,各地 城隍廟所祭祀的 城隍為不同人物(神);所管轄範圍也有區域限制,通常為郡、縣(含)以上行政單位;相傳 基隆城隍為 第七代 海防通判 包容。城隍信仰不同於一般 民間信仰,與 道教、佛教的信仰也不一樣,早期是屬於官方祭祀的一環。城隍是有任期制的,各地城隍是可以考究出每一任城隍名諱的,多是對該城市有功績或受愛戴之人物。

基隆三大廟3.jpg
護國城隍廟:基隆市仁愛區忠一路7號

城隍廟歷經多次整建,三川殿與 忠一路街屋齊平,步口廊與兩側騎樓完全連貫。走入內可見門版上彩繪門神,中門上方掛著計算善惡的「算盤」[圖1],大殿神龕 城隍爺端坐中央,文[圖2]、武[圖3]判官立兩旁;兩側最前端是 謝、范將軍,次為 牛頭馬面率領的「六將」,接著是 文官「六司」。右側(面對)最裡面為 陰陽司[首圖],其臉部左右顏色不同,此處採紅、白搭配,不同於一般 黑、白各半。

城隍廟建築主體在 光復初期改建為RC建築,分為「三川殿」、「大殿」、「後殿」以及二樓的「武英殿」;內部牆壁貼上白色磁磚,水泥廊柱採磨石子處理,上方有水泥雕飾。「大殿」神像配置如上所述,「後殿」祭祀 城隍夫人與 大、二少爺。後殿二樓有「武英殿」,為「聚樂社」所在;屬於 北管 福錄派的 聚樂社 奉祀「西秦王爺」。戲曲界的保護神為 西秦王爺與 田都元帥,依派系祭祀主神也不同。

慶安宮(基隆媽)

基隆慶安宮.jpg
慶安宮:基隆市仁愛區忠二路1號

關帝、觀音、媽祖和 王爺是 台灣民間四大信仰,當權者的政策與民間信仰密不可分,清代以 關帝較旺、日治時期 觀音最盛,民國以後海神 媽祖獨占鰲頭。近年 王爺信仰興起,廟宇總數超越 媽祖廟;一般認為 媽祖仍為四大信仰之首,畢竟兩者信仰圈大小不同,不能僅以寺廟間數比較。台灣稍具規模的鄉鎮都有 媽祖廟,海邊地區更是稍大漁村就有;基隆既然是 北台灣大都市,又是港口,「基隆媽」當然是此地最重要的廟宇之一。

基隆媽祖廟創始於 乾隆45年(1780年),初址在 牛稠港 虎子山腳,祭祀 唐山恭請來的 媽祖神像;於 嘉慶20年(1815年),台北 內湖 漳州人領袖 何士蘭捐地,士紳集資興建大廟「慶安宮」,迎請 原媽祖神像入祀。道光22年(1842年)地震毀損重建,大正元年(1912年)大幅重修;1943年起多次空襲遭嚴重破壞,民國52年(1963年)原址改建,59年(1970年)落成;65年(1976年)重修並增建 山門[圖4],88年(1999年)陸續立雕像、裝飾[上圖]以及興建大樓。

聞名全國的 基隆 中元普渡,以祭祀 械鬥陣亡先民為主;農曆7月1日凌晨 由「老大公廟」開龕門,6點「慶安宮」、「主普壇」與其他各廟宇同步舉行「豎燈篙」儀式。7月12日「慶安宮」分送「七月燈(普渡公燈)」予各姓氏宗親,置燈於門口或路口,引導孤魂野鬼遊路;13日、14日「迎斗燈」、「放水燈」、「大士爺遶境」,15日「主普壇」隆重舉行普渡大法會;8月1日凌晨「老大公廟」關龕門,結束長達1個月的『雞籠中元祭』。

參考資料:文化部 宗教文化之旅 基隆慶安宮

奠濟宮(開漳聖王) & 廟口小吃

基隆 廟口夜市.jpg
奠濟宮:基隆市仁愛區仁三路27-2號

基隆廟口小吃與「基隆中元普渡」齊名,知名度遠超過 基隆三大廟。廟口夜市範圍在 仁三路到 愛四路,呈“T”字型。知名“小吃”種類多樣化為其特色,具特色的小吃攤有 天婦羅、にぎり(生魚飯)、三明治和 奶油螃蟹,冰品 綿綿冰、愛玉冰、粉圓和 酸梅湯皆有口碑,多樣化的 肉焿、排骨焿、麵線焿、螃蟹焿、羊肉焿、旗魚焿、豆簽焿、花枝焿... 應有盡有,鼎邊趖、沙茶牛肉、春捲、油粿、滷豬腳、蚵仔煎、...也頗負盛名。來此一趟就明白「廟口小吃」為什麼名氣如此響亮。

如此負盛名的「廟口小吃」,是甚麼廟的廟口?台灣香火鼎盛的廟宇,香客多多自然吸引攤販聚集,如 台北 龍山寺、新竹 城隍廟、台南 赤崁樓、...等等;時間久了,流動攤販成了固定攤商,更有打響知名度的小吃,吸引的人潮反倒超過廟宇本身。廟宇吸引來攤販、小吃,夜市形成為廟宇帶來人潮,魚幫水、水幫魚形成特殊文化圈。基隆 廟口小吃依附的廟宇為「奠濟宮」[圖5],為 漳州聚落特有廟宇,主祀「開漳聖王」。

基隆三大廟6.jpg

台北地區在 乾隆~咸豐長達百年的械鬥中,泉州人取得 台北盆地核心區域以及 淡水、新莊、大溪、汐止等重要城鎮,漳州人在 台北盆地以 板橋、中和為大本營,另有 士林、內湖、草山等聚落。失去 台北盆地主導權的 漳州人,卻在 基隆取得優勢,泉州人讓出核心區域,遷移至 暖暖、七堵等地區。基隆的 漳泉械鬥,泉州裔以 安溪人為主,安溪人保護神為「尪公」;械鬥後 安溪人退出 基隆核心區,雙方以 獅球嶺為界,遂有「尪公無過獅球嶺」之說法。

「奠濟宮」始廟在 基隆港西北方的 外木山,於 同治12年(1873年)立廟,光緒元年(1875年)由 板橋林本源家族獻地,基隆仕紳共同集資,遷建廟宇於現址。「奠濟宮」主神「開漳聖王」,俗名 陳元光,唐高宗年代治理嶺南地區,奏請設置 漳州獲准,成為首任 漳州刺史,後世稱「開漳聖王」。廟左(面對)攤商邊立有「開閩第一」碑[圖6],夜市攤商整頓時發現的,此碑立於 明治29年(1896年),因為落款字跡招敲毀,不明其來自何處。

基隆三大廟7.jpg
旭川河口與 基隆港東岸通往「海洋廣場」橋梁,目前已拆除,不知是否會重建。

「奠濟宮」建築主體已改為RC結構,依樣式判斷時間約 光復初期,幸 三川殿仍保留了 大正13年(1924年)修建的各面牆朵,[圖7]祈求吉慶、[圖8]為 龍堵,雕工細膩、精緻,廟方塗以彩繪,非常有可看性,值得細細品味。後殿原為另一座廟「清甯宮」,供奉「水仙尊王」,面向 愛四路(東);日治時期道路擴寬,原廟體改建成為坐北朝南建築,與「奠濟宮」合併,成為其後殿;後殿二樓是「儒霖殿」,為 北管戲「得意堂」供俸的「田都元帥」,也是改建時併入的。北管 西皮派樂社「得意堂」駐紮於宮內,即以「田都元帥」為保護神,廟會繞境活動時,與「城隍廟」的「聚樂社」的「西秦王爺」以 旭川為界,往來 旭川兩岸雙方互相禮讓、接手,互不過界,這是古早留下的習俗,非常有趣。

這一篇原本在兩年前就準備寫,上網及參考許多資料後,覺得自己了解有限而作罷。2012年8月5日下午,與 老婆和兩個兒子到 基隆逛了一圈,再次走訪了這三間廟宇;回來後興起完成 基隆三大廟念頭,雖然這次照片拍很少,但過去留存的照片足夠了。不自量力地介紹了 基隆三大廟,其中「奠濟宮」本身還包括三座宮廟,但了解不多僅能涉及到皮毛,網友們就加減看看吧。

相關文章:基隆【老大公廟】

其他寺廟請連結:寺廟地圖

參考資料:文化部 宗教文化之旅 基隆奠濟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