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天胡荽 台北 陽金公路.jpg
毛天胡荽 台北 陽金公路

Hydrocotyle dichondroides Makino 毛天胡荽  [繖形科]

Hydrocotyle delicata Elmer 姬天胡荽

Hydrocotyle dichondroides Makino var. tatunensis 大屯天胡荽

姬天胡荽 台北 平溪.jpg
姬天胡荽 台北 平溪

特徵:多年生草本,莖匍匐貼地。葉圓腎形,寬3~15mm,淺5~7裂,裂片鈍鋸齒緣,葉面無光澤;葉柄長0.5~3cm,密被白毛。單一繖形花序,花朵數少,通常4~8朵,花綠白色。離果寬1mm。以上為共同點,茲將相異處敘述於下:
毛天胡荽,葉上表面無毛至被毛,下表面被毛,葉柄密生直毛。
姬天胡荽,葉上表面無毛或僅脈上有小刺毛,下表面被毛,葉柄疏被伏貼短直毛。
大屯天胡荽,葉上表面明顯被毛,下表面密被毛,葉柄密生伏貼捲毛。

分布:日本、琉球、台灣。分布於 台灣北部低至中海拔山區,生長於路邊、岩石、牆壁之潮濕處。

大屯天胡荽 台北 七星山.jpg
大屯天胡荽 台北 七星山

對我而言,在 部落格中寫 繖形科(UMBELLIFERAE (APIACEAE)) 天胡荽屬(HYDROCOTYLE)是不自量力的事。在第一篇 「天胡荽 與 基隆天胡荽」中即說明,是因為它們與 馬蹄金一樣隨處可見,所以才試著寫。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中本屬列出7種,寫了5種後就停下來了;原因是對這些葉子淺裂、無光澤、葉面具毛,葉柄及匍匐莖覆毛明顯的種類搞不懂。

個人 以花朵數及總梗長度來區分 毛天胡荽(H. dichondroides)與 阿里山天胡荽(H. setulosa),花朵數少、花梗僅略長於葉柄者視為前者。學者間對 毛天胡荽(H. dichondroides)與 姬天胡荽(H. delicata)是否合併有爭議,這我完全不懂,僅將兩者一併列出,同時增加未發表的變種 大屯天胡荽(H. dichondroides var. tatunensis)供參考。

關於 大屯天胡荽我有個疑問,他單一繖形花序的花朵數似乎較多;通常 毛天胡荽和 姬天胡荽約4~8朵,偶會達10朵。 陽明山國家公園內,大屯山和 七星山麓常見毛很多的 天胡荽,曾考慮過是 阿里山天胡荽(花15~30朵),花朵數通常在10朵上下,偶達15朵,它們就是 大屯天胡荽嗎?若不是,那又是誰呢?

繖形科相關種類請點選:繖形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自然攝影中心討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