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2年2月18日
民國72~73年(1983~1984年)當兵時,部隊駐紮在 苗栗 公館,位置即今日 台6公路(大同路)上的 陶瓷博物館。從軍方地圖上的獨立標高,推測其中有「圖根點」可能,曾試著尋找;結果 穿龍圳各支圳孕育出這片水田太廣闊,找基石如大海撈針,毫無所獲。本篇介紹 後龍溪河谷平原南端的兩顆 圖根點,平地的基石即使使用GPS,困難性還是高,所以重點放在路徑描述,試著在沒有GPS的情況下,也能輕易找出基石。
後龍溪谷平原南端地圖,海拔150m以上以青綠色,表示圖中紫色小方塊為下方第2張地圖的範圍
七十分
七十分基石的位置在 銅鑼鄉境內,之前以為 後龍溪右(東)岸全是 公館鄉範圍,這次注意門牌號碼才知道是 銅鑼鄉的 中平村;七十份於 清代時有良田 七十塊稱「七十份庄」,為 銅鑼圈共同防禦體 六庄之一。基石在 128縣道及119甲縣道間,我從 119甲縣道連接「客屬大橋」之前,有號誌叉路口右轉 苗27鄉道聯絡道路;進入後不久停車,改步行走 苗27道路,旁有 穿龍圳支圳 七十份圳渠道。途中經過 老榕相伴的「水頭福神廟」[圖1],土地公廟 民國65年(1976年)改建,內保存古老「福德正神」石碑;此小車道可達基石,因路況不熟,不取,續行苗27鄉道。
行至小十字車道叉路,左(西)往「17鄰 徐屋」、右往「16鄰 陳屋」,取左,入口處電桿為「七十份幹15」;這一段苗27道路,馬路西側電桿為「七十份幹」,東側為「水頭幹」。走入小車道,叉路頗多,行約200餘公尺,過[首圖]檳榔樹後方的白牆 土地公廟後,橫向叉路左轉。轉彎後走過兩處民宅,行約300公尺左側,基石在水田中[圖2],七十分圖根點,海拔119m;歪斜,旁有木柱標示。這條小車道續往前,由「水頭福神廟」旁小路接回 苗27道路。17鄰的白牆土地公廟名「田心福德正神廟」[圖4],內有慈祥和藹的 田心二福神[圖3];廟於 民國64年(1975年)改建,牆上嵌著已模糊斑駁的舊石碑牌位。
石圍
回到車上,走 苗27道路沿著堤防開到 石圍牆,在「關爺宮」站牌附近停車(參考下面地圖),徒步走 苗25道路,前段路兩旁皆是菜園、果園,200公尺後開始出現房舍、三合院。道路在 三合院「魯國堂」[圖5]處大轉彎,直行進入小車道;道路指標「 石墻村6鄰」,路口電桿為「中華南幹62」。小車道進入後約100公尺路左邊有水泥道路,由此走入,經過一棟民宅[圖6],水泥路達 水圳後中止,右(北)側 石圍圖根點[圖7],海拔128m,在卵石駁坎上水圳邊。
石圍牆,水圳部份圳路已加蓋,地圖中標示的3條水圳為 圳、排約略線路
回到小車道,續往前幾公尺有兩道圍牆的 三合院「豫章堂」[圖8],為 涂氏家族所有,白牆、黑瓦,感覺樸實高雅,典型的近代客家建築。再往裡行,鄉犬擋道,會這麼兇一定是主人在附近,不理牠;水泥車道轉彎處,右手邊有座 芋頭田間的 土地公廟[圖9],廟內木板描述 本福德祠於 民國58年(1969年)出火登位,74年(1985年)重修。過 土地公廟後不久,車道轉為水泥路,跨 食水圳後接上昔日 台車道(已改為車道),由此返回 石圍牆。
石圍牆
石圍牆是 石墻村的核心聚落,昔日為 銅鑼、公館一帶 六庄防禦前哨,近年以 紅棗專業區成名,除 紅棗外還有 福菜,以及大面積 水稻、芋頭轉作田。石墻村致力於發展觀光休閒,村子景觀設計些小景點,餐廳經營也頗成功。因另有行程,這次在 石圍牆逗留時間很短,本文部分照片是以前拍的,位置請參考 石圍牆地圖。[圖10]為「公眾洗衣場」,後方「石母祠」為民間風俗,祈求子女養育平安的一種信仰。[圖11]為 石圍牆記述碑,『石圍牆』是初墾時期的防禦措施,台中 石岡也有稱為 石圍牆的 客家村 。[圖12]「大震災殉難碑」,這是 昭和10年(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新竹─台中烈震) 」紀念碑。
石墻村的「揆一樓」,創建於 嘉慶22年(1817年),原為 墾戶首領 吳琳芳家廟;原本僅祀奉 關帝爺,道光27年(1847年)增祀 孔子,明治40年(1907年)更名為「揆一樓」。昭和10年(1935年)「關刀山大地震(新竹─台中烈震) 」,石圍牆被夷為平地,142戶人家全倒;災後 吳家獻地,庄民集資,翌年現址動工重建,今所見為 民國60年(西元1971年)大翻修後外貌。從初墾時期以來,「揆一樓」一直是本地居民的信仰中心。
其他水域紀錄請連結:河川-水系目錄
參考資料:行政院 客家委員會
公館鄉公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