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utellaria barbata D. Don 向天盞 [唇形科]
別稱:半枝蓮、乞丐碗、昨日荷草、狹葉韓信草
特徵:多年生草本,株高15~35cm。莖,無毛,四方形;綠色、棕色,或邊帶暗紫色。葉,對生,狹卵形至卵形,長1.5~3cm、寬窄於1cm,基部截形至鈍形,植株下半部葉鋸齒緣,往上轉成全緣,兩面無毛;葉柄短至無。花,單生於上部葉腋,花萼裂片鈍或圓;花冠二唇形,淡紅紫色至藍紫色,長約1.2cm,被毛。果,扁球形,淺棕色。
分布:中國、韓國、日本、台灣;香港、中南半島至 印度、尼泊爾等地區。台灣分布於全島低海拔潮濕草地,以溝渠邊濕草地、河堤旁草地較易見到。花期主要在春季。
唇形科(LABIATAE) 黃芩屬(SCUTELLARIA)的野花個個精緻、美麗;台灣產本屬植物一般認為有6種以上,其中半數種類僅分布於局部地區,想通通見到非得全台灣到處跑才有機會。本種廣泛分布於全島低海拔地區,算是北、中、南、東都能見到的種類,不似 挖耳草(S. indica)僅分布於北部。
台灣產 黃芩屬植物中,依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檢索表,葉子多為卵形至闊卵形,僅 向天盞一種為狹卵形,可依此區分出本種。本種有一2003年發表的近似種 台北黃芩(S. taipeiensis),標本採集自 台北 文山 指南宮附近,因此我到這一帶遇到 向天盞會特別注意看,但一直以來未遇見標準的 台北黃芩。
台北黃芩(S. taipeiensis)花冠基部有弧度略上彎,葉子較小且為闊卵形,葉柄也稍長,外觀極為相近,或許我曾見過,只是自己區別不出來。今年想利用春季開花時間到 木柵找找看,可惜一直騰不出時間,再看看吧,有緣自然能遇上,也或許它們之間只是葉形稍有不同的植株罷了。
唇形科相關種類請點選:唇形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臺灣植物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