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 (苦楝、苦苓).jpg
[圖1]桃園 大園田野間的 楝樹

Melia azedarach L.  楝 [楝科]

別稱:苦楝、苦苓

楝 [圖2]台北 士林.jpg
[圖2]台北 士林強風中的 苦楝

特徵:落葉喬木,直立,樹冠傘形[圖1],高15~25公尺。

楝 [圖3].jpg
[圖3]

樹皮灰色,具縱溝裂[圖3],2~3回羽狀複葉,小葉細齒緣,卵狀長橢圓形;芽與幼枝被白色粉垢[圖4]

楝 (苦楝、苦苓)  花.jpg
[圖4]

花淡紫色,具濃郁氣味;花瓣披針形5枚,長約8mm,寬約2mm[圖4]。果,橢圓形或近球形[圖5],熟時黃色或黃褐色。

楝 (苦楝、苦苓)  果.jpg
[圖5]

分布:中國、韓國、日本、台灣、東南亞、印度。台灣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山麓。

台灣的農村聚落內除了 榕樹外,還有幾種樹木常會在民宅群落內出現;北部聚落的 烏臼、海邊聚落的 黃槿、客家聚落的 光臘樹、南島語系的 毛柿...等等。除上述幾種民俗樹木外,苦楝、茄苳、芒果也是常出現在聚落內的樹種。但台灣各地鄉鎮的老樹名單中卻很少出現 苦楝。原因可能有幾種:苦楝樹開花時的強烈氣味,要說“香味”還不如說是“怪味”,許多人受不了怪味;苦楝易爛心使樹幹中空,加上台灣多風災,老樹難存;另外“迷信”也是民宅旁 苦楝消失的可能因素,名字中有個“苦”字,喜歡把責任旁推的民眾很可能怪罪到「苦楝」身上。

苦楝在春季開花,花開時滿樹都是,隨著花開綠葉伴隨生長,最後變得滿樹的綠。這是非常漂亮的賞花樹種,在北部她的花期剛好銜接在 櫻花和 桐花之間,但她並未受到重視。櫻花是豔麗沒錯,但那是刻意栽植、細心呵護下才有的美,我一向不喜歡這種刻意包裝的美。桐花是壯麗沒錯,但只可遠觀,近看只有滿地落花;長在樹頂的花朵被葉片擋住,並不容易欣賞。苦楝是絕對有實力成為「XX季」的樹種,但我寧願她始終不受重視,靜悄悄地三五好友駐足欣賞,總比那種大拜拜式的“賞花”來得愜意多了。

楝科相關種類請點選:楝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