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moea pes-caprae (L.) R. Br. subsp. brasiliensis (L.) Oostst. 馬鞍藤 [旋花科]
Ipomoea brasiliensis (L.) Sweet
Ipomoea pes-caprae var. emarginata Hallier f.
別稱:沙灘牽牛花、鱟藤、厚藤
特徵:多年生匍匐藤本,無毛,平臥延伸,偶纏繞。莖、葉上有白粉狀;莖節處生根。葉,革質至肉質,長3~9cm,寬3~10cm;全緣,形狀似羊蹄印,先端為凹或缺刻,基部闊楔形至心形;側脈8~10對,葉柄長2~10cm。
花聚繖花序或單生,苞片小,闊三角形,早落;萼片厚紙質至革質,卵形;花冠漏斗形,長3~6.5cm,粉紅至紫羅蘭色。果,卵狀橢圓球形,長約1.2cm,花柱宿存;種子三稜狀,長約0.7cm,密被褐色短毛。
分布:泛世界熱帶至亞熱帶海邊沙礫地,中國、東南亞 到 南非;日本、台灣 至 澳大利亞;美洲亦廣泛分布。因分布廣泛,外型多少有些變化,少數地區學者區分出亞種。台灣分布於海濱地區,包括離島,以砂岸最為常見。
馬鞍藤在南部全年可見開花,夏季尤多,常開滿整遍沙灘;北部冬季不開花,北海岸、東北角海岸遲至仲春才開花。花在清晨綻放,接近中午即開始凋謝,屬於「晨開型」牽牛花;想看 馬鞍藤盛開的景象,最好十點前即到達沙灘。花色艷麗,花徑大,花期常是沙灘上最耀眼的海濱植物,有「海濱皇后」美稱。
馬鞍藤是沙灘上最先趨植物,利用其 牽牛花屬(IPOMOEA)蔓性莖生長快速的特性,加上莖節上密生的鬚根,快速在沙礫地上擴展;北海岸沙灘上的海濱植物除了 海埔姜(蔓荊)(Viterx rotundifolia)勉強跟上腳步外,其他植物無法與其競爭,總是要等到 馬鞍藤鞏固地盤後,在 馬鞍藤保護下生長。馬鞍藤在北海岸部分沙灘甚至延伸到海潮線,可見其對鹽分的耐性奇佳,是鞏固沙灘良好的植物。
旋花科相關種類請點選:旋花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臺灣的海濱常見植物 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鄭元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