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蛉目 不均翅亞目 蜻蜓科
Onychothemis tonkinensis tonkinensis Martin 琥珀蜻蜓
別稱:北部灣爪蜻(香港)
特徵:中型蜻蜓;體長54~58mm,後翅長44~49mm。雄蟲,複眼橄欖綠色,額部綠色,具金屬光澤。合胸黑色,帶綠色金屬光澤;側面具三條螢黃色斜斑,最前端者最細。腹部黑色,第3~8腹節背側前緣具橫向黃斑;第3~6腹節側面具黃色斑紋,第6、7腹節背側具二個相連黃斑。翅透明,端部具少許淡褐色斑紋,翅痣黑色。足部黑色,僅基節具黃斑。
雌蟲,體型略大於雄蟲,體色亦與雄蟲相似,翅較長。複眼橄欖綠色,合胸黑色,帶綠色金屬光澤;側面具三條螢黃色斜斑,黃色斑紋對比較雄蟲強烈。腹部粗,第3~8腹節背側前緣具橫向黃斑,第3~6腹節側面具黃色斑紋,第7腹節背側具稍大黃斑。
分布:越南、中國、海南島、香港、台灣。台灣主要分布於中、南部和東部低海拔地區,北部 新竹、宜蘭部份溪流、水圳有族群分布。本種數量不多,多出現於溪流、水圳急湍段,喜水中有植物、枯木的環境。成蟲主要出現時間在4~9月,雄蟲會棲息於水域周邊植物,雌蟲產卵於水中植物。
琥珀蜻蜓(Onychothemis tonkinensis)數量不多,生性較敏感,算是較難拍攝的種類。曾經在 新竹 關西 四寮溪見過本種,但一直飛翔,停棲時又過遠,沒拍成功。對於這種較少見的蜻蜓,又有機會拍到卻沒拍成,有一種失落感,特別想去完成它,之後再跑一趟,卻不見蹤跡,就遺忘了。
畢竟長久以來,除 鍬形蟲(LUCANIDA)以及部分 天牛科(CERAMBYCIDAE)、吉丁蟲科(BUPRESTIDAE)、菊科(ASTERACEAE)、杜鵑花科(ERICACEAE)等等幾類群,會專程前往尋找,一趟開車來回數百公里,走上一、二十公里以外。對其它 植物、昆蟲始終以隨興的態度面對,有緣自然會再遇上。
9月中到 宜蘭,買了「正好湯包」當早午餐,疫情期間不能內用,找有涼亭有桌椅景區較方便吃。記憶中 員山鄉許多埤塘、水圳整理成公園,找一處方便停車的,一家人坐涼亭內享用餐點。就這麼巧,琥珀蜻蜓(O. tonkinensis)就停在距我不到幾公尺的枯枝上。就這樣一共拍了4隻雄蟲身影,至於雌蟲,等拍到時再貼上,屆時直接更新圖片,內容不做更改。
蜻蜓相關種類請點選:蜻蛉目 不均翅亞目
參考資料:台灣的蜻蛉 汪(良仲)澤宏
臺灣120種蜻蜓圖鑑 曹美華
嘎嘎昆蟲網
台灣蜻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