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榕 台北 士林 芝山岩.jpg
台北 士林 芝山岩

Ficus virgata Reinw. ex Bl.  白肉榕 [桑科]

Ficus philippinensis Miq.

Ficus subulata Bl. f. inaequifolia (Elm.) Sata

Ficus trymatocarpa Miq.

Ficus virgata Reinw. ex Bl. var. philippinensis (Miq.) Corn.

別稱:島榕、白榕、白肉樹、菲律賓榕

島榕 台北 士林 芝山岩(1).jpg
台北 士林 芝山岩

特徵:雌雄異株,常綠灌木至中、大喬木,小枝淺褐色,平滑,具白色乳汁。互生,革質,卵狀橢圓或長卵形,長8~22cm,寬2~6.5cm;先端漸尖或具短尾基部稍歪斜(歪基);基生脈延長,側脈6~11對;葉柄粗短,多少向內彎曲,長0.5~1.5cm。托葉薄膜質,黃白色,早落。陰暗處的葉形呈長橢圓披針形,甚長。

島榕 台北 士林 外雙溪.jpg
台北 士林 外雙溪

隱花果有柄,柄長約0.3~0.6cm,細短,光滑無毛;腋出或生於老葉痕之上,隱花果單生或2~3個叢生,球形或近球形,徑0.8~1.0cm,成熟時橙黃色至紅褐色,表面光滑。隱花果看似果實,其實是花軸膨大成花托,將花包藏於內,稱為「隱頭花序」;雌雄異株,隱花果雌株為雌花、蟲癭花,雄株榕果較小,內為雄花、蟲癭花。

島榕 台北 士林 芝山岩(4).jpg
台北 士林 芝山岩

分布:本種分布於東亞、東南亞以及 澳大利亞(北部)、密克羅尼西亞諸群島,包括 琉球、台灣、非律賓、印尼、澳大利亞北部,加羅林群島、新幾內亞、俾斯麥群島、所羅門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台灣分布於全島低至中海拔地區,以及 蘭嶼、綠島;本種常見於海岸山區,北部各海岸岬角常見,混生於海岸林之中。

島榕 台北 士林 內雙溪.jpg
台北 士林 內雙溪

查書籍及網路資料,白肉榕(Ficus virgata)的分布,除 澳大利亞北部 昆士蘭外,其他分布地點多是島嶼,或許如此,本種又稱 島榕。個人一直習慣稱它「島榕」,寫這篇介紹原本標題也標註「島榕」,因為主要參考的三本書籍都標註「白肉榕」,所以改為「白肉榕」。島榕葉基部歪基,及葉基部兩邊不等大,這也是與近似種 九丁榕(Ficus nervosa)區別方法之一。

島榕 基隆 白米甕.jpg
基隆 白米甕

個人常年行走於大台北山區,覺得 白肉榕(Ficus virgata)與外觀相似的 九丁榕(Ficus nervosa)分布滿有趣的,台北盆地北面山區以前者居多,南側山嶺則以後者較常見。台北盆地邊緣各有一些被住宅房舍包圍的小崙仔,其中 士林的 芝山岩 島榕(Ficus virgata)數量密集,依環境從中大型喬木到附生型灌木都有;文山的 仙跡岩南側 下崙尾則是 九丁榕(Ficus nervosa)比比皆是,兩處地點是觀察兩種 榕樹極佳地點。

島榕 台北 士林 芝山岩(3).jpg
台北 士林 芝山岩

島榕(Ficus virgata)與 九丁榕(Ficus nervosa)外觀相似,大喬木,樹幹灰色;葉長約10cm,長橢圓形,葉脈明顯;隱花果徑約1cm,成熟時紅色,不仔細看容易搞混。島榕(Ficus virgata)小枝光滑,隱花果直徑大多在1.0cm以下,葉子基部稍歪斜;九丁榕(Ficus nervosa)小枝被細短毛,隱花果直徑大多在1.0cm以上,葉子基部兩邊對等,可茲區別。觀察側脈也是區別兩種的方法,前者基側脈延伸,略似三出脈,後者側脈未達葉緣,呈閉鎖脈。

島榕 台北 士林 芝山岩(2).jpg
台北 士林 芝山岩

多種葉子較大型的 榕屬(FICUS)喬木在幼株時期葉形呈闊披針形,這時期很難區別誰是誰。島榕(Ficus virgata)比較特殊,在陰暗處的植株即使已是成樹,葉子依舊是闊披針形[上圖];看到明明像是幼株的 榕屬(FICUS)喬木,卻又長著頗多隱花果時,就應該是 島榕(Ficus virgata)了。生長在環境不佳的 島榕(Ficus virgata)不易成為喬木,多以灌木型態居多;當環境變佳後,其中的枝幹會快速成長成為主幹,成為喬木、灌木並存的怪樣子。

桑科相關種類請點選:桑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貳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四卷 鐘詩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