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pomoea obscura (L.) Ker-Gawl. 野牽牛 [旋花科]
別稱:小牽牛、姬牽牛、紫心牽牛、小心葉薯
特徵:一年生纖細纏繞性草質藤本。 莖,纖細,無毛或疏毛。葉廣卵狀心形,全緣,漸尖頭;無毛或披微毛。花冠漏斗形,長1.5-2 cm,淡黃或乳白色,花心基部深紫色。果,卵形,徑約6~9cm;種子有細毛。
分布:原生於 熱帶亞洲、非洲及 澳大利亞北部,已成為全球泛熱帶、亞熱帶性植物,並歸化至部分溫帶地區。台灣全島可見,北部數量少,越往南越常見;南部算是最常見野生牽牛花之一,尤其海岸地區數量更是多。北部花期夏~秋季,南部全年可見開花。
野牽牛與 紅花野牽牛一樣,屬於“小花”種 牽牛花,花朵小巧可愛。其花朵在 旋花科 牽牛花屬(IPOMOEA)裡算是最耐日照的種類之一,常見過中午仍盛開的花朵。野牽牛在北部 新竹、宜蘭的海邊即有出現紀錄,但數量不多;苗栗以南數量明顯增加,越往南數量越多;台南以南更是全年花期不斷,算是原生種牽牛花中最強勢的種類。野牽牛沒有 美洲來的諸多歸化種 牽牛花豔麗,但小巧、精緻另有一番風味。
旋花科相關種類請點選:旋花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臺灣的海濱常見植物 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鄭元春
台灣野花365天 春夏篇 大樹文化 張碧員‧張蕙芬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