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山龍 台北 汐止.jpg
台北 汐止

Vernonia gratiosa Hance  過山龍  [菊科]

Vernonia andersonii C. B. Clarke var. albipappa Hayata

別稱:台灣鹹蝦花、台灣斑鳩菊

過山龍 新竹 關西.jpg
新竹 關西 東獅頭山

特徵:攀緣性亞灌木,長可逾數公尺;多分枝,小枝密被褐色絨毛。葉,長橢圓形、橢圓形至卵形,長8~16cm,全緣或有疏突齒;上表面近於無毛,下表面密被褐色星狀毛;葉柄長4~10mm,密被絨毛。

過山龍 台北 士林 內雙溪.jpg
台北 士林 內雙溪

頭花多數,腋生或頂生,圓錐狀排列。總苞鐘狀,苞片4層,覆瓦狀排列;外層短小,披針形,中層與內層較長,披針形,先端尖。筒狀花紫色,花絲明顯。瘦果,略壓扁圓柱形,具稜;冠毛兩層,污白色、淡褐色至紅褐色。

過山龍 新竹 關西(1).jpg
新竹 關西 東獅頭山

分布:中國(華南)、台灣。台灣分布於海拔50~1500m森林邊緣,大多攀緣於灌木或小喬木頂層,偶懸掛於枝條。花期約在1~3月。

過山龍 台北 汐止.jpg
台北 汐止

冬季的低海拔雜木林緣,非常容易見到具懸垂、蔓性,有著厚厚的葉子和強韌枝條的 菊科植物;這其中絕大部分是 大頭艾納香(Blumea riparia),偶混雜著 過山龍,兩種在未開花時植物體近似,易搞混。分辨方法是,通常 過山龍小枝條密被褐色絨毛,葉子“較圓”,疏突齒較少或缺;只要稍微注意,還是能區別出兩種的差異。

過山龍 台北 新店.jpg
台北 新店 直潭山

本種以往稱它 鹹蝦花或 過山龍,客家人以『過山龍』 稱呼它居多;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採用『過山龍』為 中文名稱後,鹹蝦花這個名稱已很少聽到。台灣稱為 過山龍的植物頗多,其中以 蕨類植物 石松科的 過山龍 Lycopodiella cernua(Lycopodium cernuum)最常見,也最廣為人知。所有稱為『過山龍』的植物有個特徵,就是有攀緣或懸垂具蔓性的莖,個人感覺以 石松來得最貼切。

菊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菊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