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毛杜鵑 大屯火山群.jpg
台北 大屯火山群

Rhododendron oldhamii Maxim.  金毛杜鵑  [杜鵑花科]

別稱:磚紅杜鵑、滿山紅(福建、台灣)

特徵: 灌木,高度可達3m或更高。小枝密被腺狀銹毛及柔毛,新生小枝及葉腺毛會分泌些微黏液。葉,紙質,披針狀長橢圓形至橢圓狀卵形,上表面深綠色,疏被銹色毛;分為 夏(春)、冬(秋)兩型葉,夏葉寬大,密被柔毛,近似園藝種 平戶杜鵑、久留米杜鵑;冬葉短小,厚紙質,被毛,近似 唐杜鵑。花2~4朵,頂生,繖形花序,花梗長0.6~1.0cm;花冠漏斗形,朱紅色,長4~5cm,自然展開徑約3~5cm;花瓣5中裂,裂瓣卵形至闊卵形,內緣無斑點;雄蕊10,不等長,長度不超出花冠;花柱比雄蕊長,伸出於花冠外。蒴果卵形,密被茸毛,熟時開裂。

金毛杜鵑 台北 大屯山.jpg
台北 大屯山

分布:特有種,全島低、中至高海拔山區開闊地或路旁。北部族群數量龐大、非常普遍,花期集中,春季開花時滿山火紅,因此有「滿山紅」之稱。由北而南數量遞減,分布海拔增高;南部族群無明顯固定花期,春至秋皆有開花株,無法形成「滿山紅」景象。

60~70年代間 台北市政府舉辦「市花」、「市樹」明信片票選,杜鵑花一開始就以壓倒性票數領先,得票數超越其他種花卉加總,超高票成為「市花」;榕樹與 樟樹纏鬥一陣子才拉開票數成為「市樹」。當時覺得 杜鵑花何止是「市花」,這種讓山區 滿山紅的花,根本可以當「國花」;隨著年紀成長才了解,杜鵑花在南部沒有這種開滿山野盛況。

金毛杜鵑 石碇.jpg
台北 石碇

曾經瘋狂迷戀原生種杜鵑花,低、中、高海拔到處跑尋找 杜鵑花,種類收集達10幾種;家中陽台曾經有6~7種 杜鵑開過花,包括開黃花的 著生杜鵑(R. kawakamii)。多年前諸事纏身,疏於照顧,讓陽台的 杜鵑花一一消失,僅餘 金毛杜鵑、南澳杜鵑(R. breviperulatum)等低、中海拔強健種類續存。

對 杜鵑花依舊喜愛,只是少了插枝培養、細心呵護的耐心。對中、高海拔 杜鵑花改以相機捕捉身影,如此即滿足了;能再拍到多少種 杜鵑花,我自己也不知道,只能隨緣。我寫 杜鵑花會加入自己摸索的心得、觀點,正確性尚待考驗,若有錯誤,尚請不吝指教。

杜鵑花科相關種類請點選:杜鵑花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