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吐金菊.jpg
台北市區

Soliva anthemifolia (Juss.) R. Br. ex Less  假吐金菊  [菊科]

Gymnostyles anthemifolia Juss.

別稱:芫荽草、座地菊、鵝仔菜、七星菊

假吐金菊 台北市區.jpg
台北市區 小圖的瘦果上宿存花柱柔軟

特徵:一年生低矮草本。莖斜倚狀,分枝多。葉長5~15cm,不規則1或2回羽裂,兩面被白色柔毛。頭花黃綠色,直徑5~8mm;單一或多個簇生於莖節上,並於此長出根。總苞半球型。瘦果上宿存花柱,柔軟。種子無冠毛。

分布:原產於南美洲。廿世紀初引入 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目前分布於北美南部、大洋洲、澳大利亞、東亞、南亞...等地。台灣廣泛分布於海邊到中低海拔地區,是極為常見的侵入性野草;台北市區公園、綠地、安全島、花圃...都極常見。植株全年可見,以 春、夏季數量最多。

假吐金菊 宜蘭 三星.jpg
宜蘭 三星

這是到處可見的野草,市區到平野空曠地低矮草地上到處都是;曾經牆角、水溝邊等潮濕水泥地也常出現,近年這些角落的 假吐金菊消失,被 細葉冷水麻取代。光看外表很難將這種野草與「菊科」聯想在一起,但它卻有一個好聽的 中文名字 假吐金菊;吐金菊為 石胡荽屬(CENTIPEDA)的 菊科植物,台灣有一種 石胡荽(吐金草)(Centipeda minim),可以點連結比較“假吐金菊”與“吐金菊”之間的差異,其實長得實在不像。

假吐金菊乍看之下頗似 芫荽(香菜),小時候曾惡作劇拔一把,洗淨後放置在廚房,結果馬上被發現;才知它只是在草地上看起來像 芫荽,拔起來當蔬菜般擺著可是有相當的差別。如同 假吐金菊與孿生兄弟 翅果假吐金菊般,光是看照片、繪圖或是特徵描述,很難分辨出誰是誰;但是,當親眼目睹實體時,兩種其實是明顯而易區別的。另外 十字花科(CRUCIFERAE) 濱芥屬(CORONOPUS)的 臭薺(Coronopus didymus),生長過程有段期間與 假吐金菊極為相像,請參考上面 臭薺(Coronopus didymus)內容圖片比較。

菊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菊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臺灣的常見野花(一)  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鄭元春

                 台灣野花365天 秋冬篇 大樹文化 張碧員‧張蕙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