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北附地草 台北 新店 獅仔頭山.jpg
台北 新店 獅仔頭山

Trigonotis formosana Hayata var. elevatovenosa (Hayata) S. D. Shen & J. C. Wang  台北附地草 [紫草科]

Trigonotis elevatovenosa Hayata

別稱:凸脈附地草

台北附地草 台7甲公路 思源啞口.jpg
台7甲公路 思源埡口

特徵:多年生草本,植株低矮,直立不分枝,高10~20cm;具匍匐莖,細長,長15~20cm。葉互生,全緣,有時波浪狀,兩面被剛伏毛;下部葉具長柄,橢圓形,上部葉橢圓形至圓形,先端圓或凹陷,葉基鈍;主脈凹陷在下表面凸起側脈明顯凸起,葉面呈不平整狀。

花,總狀花序,長可超過3cm,先端常彎曲;花瓣通常5,白色,圓形;喉部具鱗片,鱗片通常帶黃色;子房4~10深裂,花柱基生。堅果4枚,小,具稜,無毛;成熟時褐色。

台北附地草 宜蘭 太平山.jpg
宜蘭 太平山

分布:特有種。主要分布在北部中、高海拔山區,中部或東部零星出現,低海拔山區則侷限於少數山頭。通常出現於半遮蔭潮濕處,常出現於道路兩側或潮濕山壁,多成群出現,花期以4~5月較盛。

台北附地草(T. elevatovenosa)中文名稱冠上“台北”地名,在 台北境內卻不易找尋,多年來總是在中海拔山區才見得到。目前個人所知本種低海拔族群,僅 台北 新店 獅仔頭山有分布,它們叢生於海拔800公尺的潮濕山壁上。

台北附地草 台北 新店 獅仔頭山(1).jpg
台北 新店 獅仔頭山

台北附地草(T. elevatovenosa)經學者研究,併入 台灣附地草(T. formosana),兩者成了變種關係。臺灣附地草分布於全島中海拔山區,葉子通常為長橢圓形,先端尖,上表面側脈凹陷,是最明顯的差異。北部 宜蘭、桃園、新竹中海拔山區所見 附地草(TRIGONOTIS),以 台北附地草居多;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敘述,台灣附地草花瓣藍色,所謂藍色或許是白色帶藍暈吧,藍色的 附地草,還在找尋當中。

紫草科(BORAGINACEAE) 細纍子草屬(BOTHRIOSPERMUM)、琉璃草屬(CYNOGLOSSUM)、勿忘草屬(MYOSOTIS)、盾果草屬(THYROCARPUS)、附地草屬(TRIGONOTIS)、...等多個屬都是有著圓形花瓣,喉部一圈鱗片的可愛小花,可惜大多花徑太小,或是與植物相較,花的比例太小。即使花可愛、花色美也不易引起注意;其中 附地草(TRIGONOTIS)的花稍大些,與植株比例也較佳,比較容易吸引目光。

紫草科相關種類請點選:紫草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