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隍廟匾額.jpg
府城三大名匾之一,府城隍廟『爾來了』

時間:2010年2月16日

接續 新春嘉南行---(一) 台南市區 成功大學、台南孔廟、五妃廟

離開 大南門碑林來到 延平郡王祠,整個 府城發展與 鄭成功息息相關,好不容易一趟到 台南,不到此處參拜說不過去。延平郡王祠原為民間祭祀 鄭成功的 開山廟,同治十三年(1874年),欽差大臣 沈葆楨倡議建祠,光緒元年(1875年)原址興建;「明延平郡王祠」採福州式樣建築,由官方祭祀。日治時期改稱「開山神社」,一樣由官方祭祀,並且增建 拜殿等神社相關建築。

光復後於 民國52年(1963年),舊祠拆除,重建新祠為 北方宮殿式樣[圖1],入內 東西廡陳列 明鄭諸臣牌位及器物,感覺像是座 忠烈祠。正殿 鄭成功像是由名雕塑家 楊英風雕塑,前方有 民國97年(2008年)自 鄭氏家廟迎回的 國姓爺神像,左右並陪祀 甘輝、萬里兩將軍[圖2],讓祠廟合一供民眾膜拜。祠旁另有「民俗文物館」及 沈葆楨半身銅像,都是瀏覽重點。

新春嘉南行---(二)1.jpg

接著開車入 圓環(湯德章紀念公園)右轉 青年路,這裡有我此行的重點 府城隍廟,為國家二級古蹟。廟中一塊古匾『爾來了』為府城三大名匾[首圖]之一。台灣的 城隍廟類似匾額不少,馬公與鳳山 城隍廟匾額皆為『你來了』;台北 台灣省城隍有一塊『你也來了』匾額,暗示較晚立廟,加個“也”字對應其他 城隍廟,頗為有趣。

府城隍年代久遠,相傳建於 永曆23年(1669年),為 台灣最早的 城隍廟;歷經多次修建及馬路擴寬,成為今日立面緊鄰馬路的模樣。這是一座精緻的廟宇,簷下「戇番扛廟角」[圖4]為 台南地區廟宇常見樣式,北部少見。中門門神 秦瓊(秦叔寶)、尉遲恭(尉遲敬德)[圖3]出自彩繪大師 潘麗水之手,畫工細膩。『爾來了』匾額相對是一副大算盤,這是 城隍計算善惡的工具,廟右側廂房(面對左)有文物展示,老算盤、匾額及神器等放置於此。

台南市區.png
台南市中心區域,為 新春嘉南行---(一)中 市區圖紫色方塊的範圍,避免圖過於複雜,文章中未提到古蹟沒標出名稱。

回到 圓環,今天數次經過這個圓環,這裡算是 台南市中心的中心,舊 台南市政府(原 日治時期 台南州州廳)、警察局、消防隊、氣象局 等等重要機構都在附近。這座 圓環 日治時期稱做「兒玉公園」,用以紀念第四任 台灣總督 兒玉源太郎;光復後更名為「民生綠園」。民國87年(1998年)再更名為 湯德章紀念公園,茲紀念因 228事件在此被槍決的 士紳 湯德章先生。

舊台南市政府.jpg
舊 台南市政府,日治時期為台南州(今 雲林縣、嘉義縣市及台南縣市) 州廳

下午3點多近4點,圓環莫名其妙大塞車。這附近有許多值得拍照的建築物,早上經過時因為下雨沒停留,剛才又因想先去 府城隍廟直接離開;圓環這裡的交通一直很順暢,現在大塞車,想拍照很難了。包括 警察局、土銀、社教館(公會堂)等 日治時期精緻建築都只用眼睛看,最可惜是 府前路 運動公園對面的 台南地方法院,目前加上遮棚整修中,都只能待下回再說了。

補充在 府前路上的 德化堂[圖5],建於 道光14年(1834年),原建築 二戰毀損嚴重戰後改建,為三級古蹟;此為 齋教 龍華派 齋堂(菜堂)之一,「西來庵事件」後 日本當局嚴厲整頓 齋教,齋教求生存大多併入 佛教系統。德化堂空間不大,緊臨馬路,門廳格局跼促,利用三處出入口四扇門繪 四大天王門神,創意十足。

新春嘉南行---(二)2.jpg

圓環附近有個景點絕不能錯過,那就是 台灣首廟「天壇」;此時天上下大雨,路上大塞車,沒辦法車停 氣象站門口,老婆留守車上,我和子女們一同前往。台南氣象站是座圓形建築[圖6],完成於 明治31年(1898年);日治時期各地測候所造型大多如此,如今只留存這所,為國定古蹟。此處昔日稱 鷲嶺,為 台南市區地勢最高之處,一旁窄巷內有號稱全台首廟的 天壇。

台灣首廟 天壇[圖7]所在位置為 鷲嶺高處,從 明鄭時期即為「祭天」之地,為 台灣郊祀肇始;原本只是搭壇祭祀,直到 咸豐4年(1854年)才集資建廟,主祀 玉皇大帝,俗稱「天公廟」。天壇內 單龍龍柱石雕、燙金彩繪、神像造型都是精品,列三級古蹟;我們趕時間未細看,隨手拍些照片而已。倒是 府城三大名匾之一『一』字古匾不可錯過[圖8];看照片就知當時雨很大,拍好幾張只有這張加閃光燈的較清楚。時間因素,附近一處二級古蹟 北極殿只能期待以後了。

赤崁樓

赤崁樓.jpg
赤崁樓 台南市民族路二段212號

一路塞車根本難以接近 府城第一景點 赤崁樓,我直接繞外圍車停 西邊的 海安路上再步行到 赤崁樓。赤崁樓前身為 荷蘭人於 1652年所建的「普羅民遮城」,永曆15年(順治18年;1661年),鄭成功改 赤崁為 東都明京。清康熙60年(1731年) 朱一貴事變遭嚴重破壞,往後幾經修建多少有改變。

直到 光緒12年(1886年)大幅改建,樓基填平後成為 文昌閣、海神廟、蓬壺書院、五子祠及 大士殿等建築物,之後幾經天災人禍成為如今的模樣。今日的 赤崁樓除兩間主建物外,另有重要的9塊「石龜御碑」[上圖],為原在 大南門為紀念 乾隆53年(1788年) 福康安 平定 林爽文之役之記功碑;原有第10塊,現存 嘉義公園內。狀似烏龜的古獸稱 贔屭,是龍生九子之長。

新春嘉南行---(二)3.jpg

年初三的 赤崁樓遊客多到爆[圖1],約7成是 中國觀光客,日本觀光客也不少,可見其知名度之高;加上「府城迎新」擴音器響徹雲霄,實在無法久留,在赤崁樓裡繞上一圈,將天黑前最後時間留給旁邊另兩處一級古蹟 祀典武廟與 大天后宮。[圖2]為 赤崁樓 文昌閣邊的 蓬壺書院及 大士殿邊牆,[圖3]為 荷蘭時期「普羅民遮城」殘留磚牆,磚石據悉來自 印尼 爪哇。

赤崁樓邊有全台知名的「度小月担仔麵」[圖4]分店,小學與 父母來 台南在此用餐,大學暑假旅行一樣來此吃麵。這次我們到 祀典武廟及 大天后宮拜拜、參觀後,天色漸黑,晚餐就在此吃 担仔麵;這趟不僅是吃美味,還有回憶。。附帶一提,南部的担仔麵和北部的切仔麵其實是不同的小吃,現在連許多賣的人自己都搞不清楚。担仔麵首重肉燥品質,切仔麵要點是湯頭熬煮,兩者基本配料不同,不可混為一談。

祀典武廟

新春嘉南行---(二)4.jpg

祀典武廟相傳建於 永曆年間,稱為「大關帝廟」,為官方祭祀典的武廟,清朝初年 滿人為了消弭反 漢人敵意,不斷提升 關公的地位,武廟地位跟著提升,終至與 文廟(孔廟)相提並論。其建築保存完整,列為一級古蹟,東面長達66公尺朱紅山牆將三進建築連成一氣[圖5],非常壯觀。可惜新春的活動搭蓋整列棚架,降低氣勢;而且逛小吃人潮將 永福路擠得水洩不通,年節氣氛濃厚 。

武廟三川殿正面只有三開間[圖6],與60公尺縱深相比,顯得狹窄。廟內古碑記載詳細重修經過,約每20年即由官方出資大幅整修,足見朝廷對這間武廟的重視程度。廟內古匾『大丈夫』[圖7]亦為府城名匾,為 乾隆59年(1794年)由提督 楊廷理書法,彌足珍貴。武廟內可看之處相當多,天色快暗,還想參觀其旁一級古蹟 大天后宮風采,僅能簡單瀏覽。

大天后宮

虎溪三笑.jpg
虎溪三笑

大天后宮為 明鄭時期 寧靖王府改建,是清代台灣第一座官建 媽祖廟,並列入春秋祭典,地位高於其他 媽祖廟,大天后宮正殿祭祀 媽祖,側殿為佛寺[圖8],由此點可見 清代官方建造廟宇即 佛、道併祀,無怪乎 台灣民間信仰 佛、道並存非常普遍;諸如 北港 朝天宮闢建者為 樹壁和尚 一般,在 台灣民間信仰裡並不感覺奇怪。

回歸主題,大天后宮除廟宇建築精緻、結構完整外,其壁飾彩繪出自府城彩繪大師 陳玉峰之手[上圖],數量多達16幅;唯年代久遠,許多已斑剝脫落,民國65年(1976年)及69年(1980年)畫作由其子 名畫師 陳壽彝及 丁清石仿繪或重繪。今日來此,在 觀音殿看見幾位洋妞,頭戴放大鏡在牆上細細修復,大概是相關單位請來國外修復濕壁畫專家,想保存這些墨寶吧。陳玉峰大師開創 台南陳派彩繪,派下大師級畫師多人,除其子 陳壽彝外,開元寺山門門神畫師 蔡草如也是其中之一。

新春嘉南行---(二)5.jpg

大天后宮人潮比 祀典武廟還要擁擠,擠到連拍照都困難,我們先在廟內拜拜、拍攝文物,三川殿正面則是吃完担仔麵後回來補拍的[圖9] ,此時已夜幕低垂。大天后宮神像雕刻亦是一絕,媽祖莊嚴、觀音慈悲、千里眼及順風耳威猛,廟內立 四海龍王神像[圖10],四位並坐他處少見。側殿後庭有一口「龍目井」[圖11],相傳 明鄭時期即已存在。

天色已黑,台南市區行程到此嗎?不、不、不,走回停車處前還拜訪了三級古蹟 開基靈祐宮,此廟主祀 玄天上帝,初建於 永曆25年(康熙10年;1671年);相對於 北極殿(大上帝廟),府城人稱 小上帝廟。廟內牆壁有 玄天上帝三十六將官彩繪圖兩幅[圖12],出自 大師 蔡草如之手。到此結束這一天 台南市區行程,晚上在 台南運河附近商務旅館過夜,一家人夜間再外出逛運河畔及吃夜市牛排。

後記

第一次寫部落格寫到怕,逛府城時恨不得多跑些古蹟;回來後整理照片多到怕,根本不知如何寫起。總算是完成「新春嘉南行」第一天行程了,接下來二、三天行如同一般遊記,寫起來應該不會那麼痛苦了。

新春嘉南行相關文章:

新春嘉南行---(一) 台南市區 成功大學、台南孔廟、五妃廟

新春嘉南行---(三) 台南 安平古堡、億載金城 & 烏山頭水庫

新春嘉南行---(四) 嘉義市區 & 西螺大橋、溪湖糖廠

參考資料:台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

                 台南市中西區公所

                 台灣建築史  李乾朗

                 《台南歷史散步(上)》遠流出版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