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年2月18日
在 嘉義一夜好眠,約八點半起床,早餐後離開飯店,我們的目標是 阿里山森林鐵路的 嘉義車庫及北門車站。夜裡出飯店到街上時就步行探過路,嘉義車庫距離飯店很近,車子開出停車場就準備找停車位,停妥車後才知道出入口在 林森路上,繞行一大圈才進入園區。
嘉義車庫與北門車站
我們到的時間還真巧,鐵路因88水災封閉,車庫機(關)車數量可觀。車庫內有一轉車盤[圖1],軌距762mm的小火車轉車盤都好小,通常都是手動式;轉車盤後方是 日本 KATO製造的7噸柴電機(關)車,在日本已難尋,屬古董級火車母(頭)。棚架內停放現役柴電機(關)車多部[圖2],最前頭為 DL45和 DL27,正在發動保養中。因棚架禁止進入,我們無法判斷裡面幾部在保養,至少有6部之多吧;但外頭不包括報廢車輛至少還有6輛柴電機(關)車停放,部份可能純展示用。另外還有 美國 LIME廠sHAY式蒸汽機(關)車多部[圖3],真的是大開眼界。
嘉義車庫往上山(東邊)方向走就是 北門車站,一樣因不知入口在哪,在周邊繞行;最後決定走鐵路進入,反正目前封閉中,不會有列車冒出來,安全的很。這個決定是對的,接近 北門車站時兩旁多列平板貨車[圖4],有純平板車及四周低圍木板的平甲車,讓我們多拍了好多貨車照片。可是從軌道這面卻無法走出車站,看到有人翻牆出去,感覺不妥當;敲車站辦公室門,獲得友善回應,一夥人從站房走出車站。
北門車站是 阿里山林鐵由 嘉義車站出發後的第一個車站,兩站間還有個 嘉義車庫(北門機廠),感覺上要過 北門車站才像火車駛離站區。車站海拔僅31公尺,建於 明治43年(1910年),站體為日式黑瓦木造房舍,木板牆漆成墨綠色。北門站候車室以突出的「車寄」連接站前廣場,界定站體範圍;整個結構以實用性為原則,透光性極佳,頗有節省能源的概念。車站正確的入口是 林森東路與 共和路交叉口進入。
嘉義市區
看各式各樣的火車和車站耗掉太多時間,離開 北門車站走回停車處已11點多,附近有「九華山地藏庵」,是一間 民間佛教寺廟,又稱「北嶽殿」。據傳本廟的 金身地藏王菩薩是 明末由 四大名山之 九華山攜帶來台,康熙36年(1697年)選擇 嘉義 北門建廟;歷經多次改建於 民國67年(1978年)改建成為7層樓大型殿宇,廟前開闊的廣場常舉辦民俗盛會。我們停留短暫時間便到 東門圓環市場邊吃 嘉義當地口味 排骨酥湯當午餐。
嘉義東門 翻拍自東門圓環看板簡介
嘉邑城隍廟為嘉義市區重要古蹟,既然來 嘉義當然要去參拜;城隍廟在重要幹道 吳鳳北路上,停車位必定難找,所以在 南門圓環附近先停好車再走過去。吳鳳北路接近 城隍廟前有條斜向的 光華路,右轉 光華路再走叉路 蘭井街,街上有一口「紅毛井」[圖5],為三級古蹟。
此井據悉為 荷蘭人開鑿,早在 康熙56年(1717年) 縣令 周鍾瑄 編纂《諸羅縣志》即寫出其來歷,並指出 明鄭部將 吳智武曾重修此井。乾隆27年(1762年) 諸羅知縣 衛克堉更命名「蘭井甘泉」,為 諸羅八景之一。紅毛井所在之處為市集,環境較雜亂,但井水依舊清澈,實在難得。
紅毛井:嘉義市蘭井街83號前
城隍廟:嘉義市吳鳳北路168號
嘉邑城隍廟[圖6]於 康熙54年(1715年)由 縣令 周鍾瑄及官民捐貲建廟,同治年間因 彰化 戴潮春(戴萬生)事件,諸羅城力守免於陷落,經當時 欽差大臣 沈葆禎奏請,縣城隍於是晉升為「綏靖侯」[圖8];嘉義 城隍廟牆壁嵌有數塊 清代石碑,內容清楚描述 城隍晉升經過。
我們沒找到 沈葆禎奏請石碑,但在外牆找到一塊 道光18年(1838年)石碑,縣城隍「顯祐伯」[註]加五級經過。嘉義縣城因避過多次民變、外敵,被認為是 城隍爺顯祐,因此晉升特別快。光緒年間中法戰爭,嘉義再度逃過一劫, 光緒帝頒贈「臺洋顯佑」牌匾,讓 嘉邑城隍廟地位更顯殊榮;其他古文物及牌匾[圖7]歷史悠久,亦值得細看。
因為連日降雨,這次到 嘉義市並未安排到 嘉義公園(含 植物園、忠烈祠),倒是想去 彌陀寺看看。離開 城隍廟後,因雨勢轉大,決定 嘉義市區行程到此;開車至 火車站前,買一堆 嘉義名產 方塊酥,這是送禮自用兩相宜的糕點。由 國道1號高速公路北上,新春嘉南行到此結束。
[註]城隍爺信仰最早可追溯至 周朝,為 天子祭祀神之「水庸」,演變到 漢代 忠臣豪傑死後祭祀,少許被視為 城隍。城隍信仰不同於一般 佛、道的神祇,各地 城隍廟所祭祀的 城隍為不同人物(神);所管轄範圍也有區域限制,類似 土地公但官職較高。
明代以後更賦與 城隍爵位,大抵區分為 都、府、州、縣 四級城隍,授與爵位隨年代或有不同。清代以後 城隍地位更制式化,甚至有官吏上表奏章,皇帝加封晉升爵位的情形。台灣沒有『王』級 城隍,只分『威靈公』、『綏靖侯』和『顯祐伯』三級;另外還有「縣以下鄉鎮以上」的地方 城隍,鄉鎮以下無 城隍 官職,稱 土地公。
參考資料:嘉義市觀光旅遊網
阿里山森林鐵路 北門驛
西螺大橋
西螺大橋是臨時增加的景點,年幼時曾經過,但我沒什麼印象。高速公路因“高乘載管制”,出奇順暢;算算時間四點多就可能回到 台北,所以臨時決定來看看「西螺大橋」。此橋跨越 濁水溪下游,於 昭和11年(1936年)開始建造,歷時3年完成32座橋墩;因 太平洋戰爭爆發而停工,直到 光復後 民國41年(1952年)政府在美援下才興建完工。西螺大橋長度達1939公尺,完成時為 遠東第一長橋,世界排名第二。
子女們看到 西螺大橋[圖1]並沒有我預期中的興奮,在他們眼裡就是一條很長的鐵橋而已;這,應該就是不同世代的鴻溝吧。老婆與我看到 西螺大橋可真感動,在我們小時候,這是一條傲視 亞洲的大鐵橋,看電影時 國歌影片必定出現的鐵、公路並行,跨越 濁水溪的長橋;最重要是 新台幣拾元[上圖]有它的圖案,一角、兩角和五角當零用錢的兒童,能拿到一張拾元鈔,說有多高興就有多高興。
溪湖糖廠:彰化縣溪湖鎮彰水路二段762號
溪湖糖廠
既然下高速公路了那就在到處走走吧,從 西螺大橋往北行,先到 北斗街區買 北斗知名的 三角肉圓,本想前往 田尾去看花,路況廣播說道路擁塞。想想有個 溪湖糖廠[圖2],就繞過去參觀。因3點後取消“高乘載管制”,高速公路周邊車潮湧現,後悔沒掌握路況,既然經費糖廠那就進去參觀吧。
到 糖廠我還是喜歡看 火車,溪湖糖廠昔日是 糖鐵客運重要路段;這裡停放數量 糖鐵 HITACHI(日立)製柴油機(關)車[圖3],車輛保存良好。其中一列托著一整列載蔗貨車展示,真是難得;拍幾張照片後,傳來頻繁的火車喇叭聲。奇怪,糖鐵不是停駛了嗎?原來還真有火車哩,而且還是在鳴我。邊逃邊拍火車,淺藍色火車母拉著好長一列車廂[圖4],是 溪湖糖廠觀光列車,末班車駛入車站,時間晚了我們也該趕路了。
員林交流道儀控管制35秒放行5秒鐘,花了一個多小時才上高速公路,此後車多擁塞,時快時慢塞回 台北,下高速公路已過晚間9點。中午只吃 排骨酥湯,一家人早餓昏了,選擇 小火鍋好好吃個夠,直吃到店家打烊。三天兩夜的「新春嘉南行」算是玩足三天,真是玩的夠累;寫遊記寫的更累,拖了兩個多星期,總算是寫完了。
新春嘉南行相關文章:
新春嘉南行---(一) 台南市區 成功大學、台南孔廟、五妃廟
新春嘉南行---(三) 台南 安平古堡、億載金城 & 烏山頭水庫
參考資料:溪湖糖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