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phanus sativus L. form. raphanistroides Makino 濱萊服 [十字花科]
別稱:濱蘿蔔、野蘿蔔
特徵:1~2年生草本,株高30~80cm。具粗大主根,非肉質,徑可達5cm,質硬。莖具分枝,無毛,被粉霜。葉,基生葉和下部葉大,琴狀羽裂,被毛;上部葉小,長圓形,全緣或鋸齒緣。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朵直徑1.5~2cm,花淡紫色;花瓣具紫色紋路,倒卵形,長1~1.5cm。角果圓柱形,多少呈念珠狀,先端具喙狀構造;種子心形,約2~3mm。
分布:日本、琉球、台灣。台灣集中於北部濱海地區,尤以 石門一帶最多,可視為 台灣的野生蘿蔔。花期通常2~6月,以3、4月最盛。
日治時期 植物學家 牧野氏將 濱蘿蔔處理為 蘿蔔的一個型(品種),視為原生蘿蔔的一種;說穿了就是食用蘿蔔的一個品種,只不過它的根太硬,沒人食用罷了。濱蘿蔔未開花時,長相與菜園中的 蘿蔔大致上一模一樣;開花後 蘿蔔大多粉紫色或接近白色,濱蘿蔔為淺紫色。蘿蔔各品種間的角果略有差異,大致上為圓柱型念珠狀,先端具長長的喙狀。
人類食用蔬菜最大宗為 十字花科(CRUCIFERAE (BRASSICACEAE)),不論種類或數量都居冠。蘿蔔也是 十字花科成員之一,根、莖、葉皆可食;濱蘿蔔由於根太硬,未被納入食用蘿蔔品種,所以菜園內不見其蹤跡。濱蘿蔔主要分布在北海岸地區,台灣其他海濱地區並不常見。每年3~4月間北海岸 石門的沙丘上 濱蘿蔔花海形成特殊景觀,加上大量訪花、交配、產卵的 紋白蝶[註],值得前往觀看;可惜地點侷限加上花期不長,加上官方會定期除草,否則也能成為賞花景點。
[註]:紋白蝶幼蟲以 十字花科植物為食草
十字花科相關種類請點選:十字花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貳卷
臺灣的海濱常見植物 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鄭元春
台灣野花365天 春夏篇 大樹文化 張碧員‧張蕙芬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