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er subulatus Michaux var. subulatus 掃帚菊 [菊科]
Aster subulatus Michaux var. sandwicensis (A. Gray) A. G. Jones 澤掃馬蘭 [菊科]
別稱:掃馬蘭
特徵:一年生高大草本,30~180cm,高大植株主莖有亞木質化傾向,多分枝。葉,無柄,寬不及1cm,半抱莖。頭花排列為鬆散總狀花序,高大植株猶如倒立的掃帚。頭花小,直徑5~6mm;邊花多數,白色或粉紅色;心花黃色。瘦果被短毛,冠毛長於花冠。
變種 澤掃帚菊之差異:葉,有柄,寬0.8~2.5cm。頭花稍大,直徑7~9mm;邊花多數,粉紅色至淡紫色。冠毛短於花冠。
分布:原產於 北美洲,美國為其大本營,區分為多個變種。已擴展至 太平洋西岸,韓國、日本、台灣皆可見其蹤跡。台灣見於 北部 低海拔開闊地及濕潤地區,掃帚菊在 台北地區是極為常見雜草,公園、校園草地及荒地皆可見到;已擴展到中部,有往南部蔓延趨勢。澤掃帚菊則須在河邊開闊地才見得到。
在 北部 公園、校園潮濕的草地上常可見到嬌小的小野菊,一朵朵白色至粉紅色花瓣(邊花),頭花直徑約0.5公分的小花稀稀疏疏地出現;小花朵非常嬌弱,即使輕輕微風吹拂也會搖晃許久。仔細觀察,矮小的植株長出許多分枝,分枝上稀疏地開著小花。這是我對 掃帚菊最早的印象,嬌弱可憐地生長著,與書上描述的情形有著極大的不同。
終於在河邊荒地上見到 掃帚菊真面目,河岸邊一株株成排與人齊高的 掃帚菊開滿鬆散地小花;初見時還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終於瞭解她被列為侵略性野草的原因。掃帚菊在台北市區很常見,但花朵極難拍照;太小是原因之一,稍有微風即搖晃也是原因。她的花瓣(邊花)從淡紫色到白色都有,因為拍十次有九次失敗,我已懶得理她,所以本文實在找不到像樣的照片貼。
變種 澤埽馬蘭似乎比 掃帚菊還要高大,在 松山機場到 基隆河畔有固定的疑似 澤埽馬蘭族群,較寬大具葉柄的葉子是與 掃帚菊分辨的重點。雖然這裡有著不少的 澤掃馬蘭,但很難捱到開花,清潔隊員總是很賣力地除掉這些野草。
菊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菊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第肆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