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本驅逐艦 雪風.jpg

北京奧運正進行著,只要 台灣的選手表現優異,大家就非常興奮;尤其是LIVE直播時,幾乎所有人的表情一致,一起歡呼,一起嘆息,一起氣憤(棒球輸 中國隊後),這就是所謂的愛國心吧。

老爸讀中學時,日本在南洋的戰事陷入膠著,中國戰場更是陷入停滯;大日本帝國開始感到兵源短缺,於是乎 特別志願役推出,號召愛國青年投入軍旅;到了1944年日本已接近『兵荒』,除了調動駐守東北的五十萬關東軍外,開始在民間強徵軍伕,志願役實質上已變成強迫役。中國方面一樣是感到人力缺乏,蔣委員長喊出「十萬青年十萬軍」的口號,兩個月召集人數超過十五萬人,其中也有來自台灣的青年。在 中國和 日本皆高喊民族主義的口號時,立場尷尬的 台灣人,既有著強烈的“唐山”情節,又為 大日本帝國的殖民地,實在無所適從。

父親當時年紀尚小,但他能感受到兄長們的政治傾向,大伯立場中立稍偏中國,二伯則偏向 日本。大伯的年紀沒被 日本徵調入伍,朋友裡有多人響應「十萬青年十萬軍」潛渡到唐山,但中國那麼大,政權又多,根本搞不清誰是正統;有人投到 南京政權底下,有人成了“國軍”,有人在 滿洲國,也有加入 共產黨的。光復後除了加入“國軍”的人飛黃騰達外,其他人能過著“平常”生活已經慶幸了。一樣是心繫“唐山”認同 中國民族主義,有人因此獲得功名,有人卻差點淪為階下囚。

老爸記憶中親友裡最早加入 日本特別志願役的遠房表哥,因部隊調動到 關東地區,常到 東京 大山町家中拜訪;一次聽到 祖母抱怨家裡缺些日常必需品,拍著胸脯說由他張羅。幾天後果然帶著大包小包來,還驅使著幾個日本兵當搬運工,威風得不得了。或許二伯在莫名其妙下簽了 特別志願役是受他影響吧。

熱愛自己國家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所謂的“國家”是如何定義?“國家”是由權力去定義的,它可以是一個民族,也可包括許多民族。當權力夠大時則“國家”可無限擴張,權力不足時“國家”或許是個主張而已。權力是國力形成的,但有時個人玩弄著權力,讓權力成為自己手中的工具,政客們對民族主義樂此不疲,民族主義可以快速捧紅個人,甚至轉變成人民對領袖個人崇拜;政客喜歡將自己與國家或民族畫上等號,享受著至高無上權力。此時當權者所定義的範圍就是“國家”,誰敢改變或不認同就是不愛國、不愛土地。

最近國際間的大事或許可以讓我們重新思考吧!俄羅斯共和國與 喬治亞共和國正在戰爭,起因為 喬治亞境內的 奧塞提亞人要求獨立,領導人以民族主義為藉口要求將 南奧塞提亞脫離 喬治亞。喬治亞總統也以民族主義為口號,捍衛國土完整而出兵攻打分離主義者;俄羅斯以支持 南奧塞提亞為由出兵攻打 喬治亞。美國卻也以維護和平和確保 喬治亞主權而要求 聯合國出面。回頭看看歷史,俄羅斯是前蘇聯的主體,而二戰領導 蘇聯抵抗 德國的領袖是 史達林;史達林是 喬治亞人。我想兩國的學生讀到二戰歷史時會很尷尬吧!

老爸的童年回憶目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