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鳳山舊城(左營) 北門內
鳳山縣舊城(左營) 北門內

時間:2026年1月17日 (五)

鳳山縣舊城是 台灣最早的縣城,緣起自 明代的 萬年縣,清代改置 鳳山縣,縣治就設在今日的 左營舊城區,是 高雄地區最早發展的聚落。朱一貴事變(1721年)攻破縣治,築起了土城,陸續並設置砲台;林爽文事變(1786年),土城陷落,鳳山縣治移往今日的 鳳山,所以 左營這座城被稱為“舊城”。

左營
地圖以紅字標出東西南北門位置,殘存城牆以深灰色線條繪出,可約略看出尚稱完整的城廓。

之後的 鳳山縣城在 鳳山、左營之間更易幾次,詳細我不清楚,一直到 道光5年(1825年),舊城改建為石城,礙於經費,規模稍小於土城,翌年完成,但縣治一直未移回此處。我這趟來此探訪的就是這座石城,先說明,台灣的縣城多為圓形環狀或不規則狀,其主要功能是防範民變、盜匪、海賊,與 台南、台北等府城相較規模很小。至於 中國大陸上的京城、省城,那是防備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的戰爭,城池的規模自然完全不同。

左營(舊城)車站
左營(舊城)車站

這一趟搭火車旅行是獨行,主要目的就是來看 左營的舊城門、城垣,計畫由東門繞 南門、西門到北門,再逛北門外的舊街區以及 蓮池潭畔的廟宇。搭高鐵203次6:30的列車,清晨6點不到就出門,捷運轉乘一次到 台北車站,上高鐵後調好鬧鐘便睡覺,8:15到 左營站;由高鐵左營站走到台鐵新左營站,轉搭台鐵區間車,只搭一站便到 左營(舊城)車站[上圖]。好新穎、美觀的地下車站,出站後先逛周邊,公園內留有昔日 左營車站月台[圖1]

鐵道旅行---左營(舊城)

走過馬路來到對面的 高雄美國學校,這是以前 勝利國小校地,左營大面積眷村廢除後,大量居民移居,勝利國小和 左營國中跟著遷址。順著勝利路走到城峰路,淺淺一排民宅就是利用昔日城垣搭建的,偌大的城內空間在眷村遷移後變成公園,遼闊的草地延伸到城廓內的 龜山[圖2]。時間還早,見城館還沒開放,直接順著城墻走往東門,門洞內面門額標明「東門」,外側門額是「鳳儀門」[圖3],內側標示著 道光乙酉年,外側寫 道光伍年,就是建石城的年代。東門外可見沿城牆的護城河[圖4],照片左側高樓是眷村改建的 果貿三村。

鳳山舊城(左營)南門
鳳山縣舊城(左營) 南門

東門內城牆邊步道到 永清國小止,鐵門關著進不去,退回城門,由城門外沿著城峰路走,途中可見到 東門砲台[圖5],續走後城墻消失一小段,再看到城牆[圖6]出現,簡介牌內容寫著「南門殘存城牆」。由東門算起,約走500公尺到達城峰路與中華路交會口,鳳山舊城南門[上圖]在圓環內;有斑馬線可走入圓環,南門的城門額一樣是內面寫著「南門」,城門外標示「啟文門」[圖7]。時間已超過9:00,往城門上的階梯開放了,我步上城門樓[圖8],很小巧,城門樓牆壁上鑲崁著一塊匾,描述此樓為 民國50年(1961年)8月,陳啟川市長時修復的。

鐵道旅行---左營(舊城)

南門旁有一所 海青商工[圖9],前身是 南京的「海軍子弟學校」,於 民國38年(1949年)在 左營復校,幾經轉變成為職校。走到這裡有一股濃濃的眷村味道,兒時舊家附近的眷村裡就是這味道,這味道就是一股“生活”味兒,現在許保存的眷村沒有這股味道,對我而言只是歷史展示空間,不夠真實。海青商工對面是一大片遼闊的空地[圖10],以前是大型眷村,現在全搬入附近的大廈群裡。西門原址在空地中,在此找尋簡介牌,想知道 西門確定位置;這裡有史前文化遺址、海軍眷村、日治時期神社、...等等好多簡介牌子,一座大型裝飾藝術棚架,這應該是 西門的位置。

鐵道旅行---左營(舊城)

遼闊的空曠地中有一段數百公尺長的城牆,城牆兩端築樓梯,可以步上城牆,城牆中段有 西門砲台[圖11],砲台內下至平面的階梯。走到城牆的另一端,此處已接近中正路,中正路與左營大路間是狹長的公園,穿越兩條大馬路就到住宅區。我依照西門城墻延伸方向,選擇左營大路4巷進入,果然又出現城牆[圖12],這一段城橋最後隱沒在房舍中,後段的左營大路4巷也變得狹窄、彎曲,尋來尋去後轉出左營大路6巷,先看到一座 基督教堂,接著是一棟規模頗大的土地公廟「埤仔頭 鎮福廟」[圖13],這是 舊城十三角之一,埤仔頭庄的公廟。

鐵道旅行---左營(舊城)

離開 鎮福廟續前行,左側又出現城垣[圖14],是從房舍之間穿出來的,或許整條左營大路4巷、6巷間都有城牆,只是部分隱藏在房舍之中。城牆延伸到勝利路轉折,上頭出現城垛[圖16],北門到了,北門是 鳳山縣舊城最早修復的一段。走到6巷、勝利路與店仔頂街十字路口,也有一座「鎮福祠」[圖15],是昔日北門的福德祠,應該是 鎮福廟的前身,難怪 鎮福廟內有 將軍爺公的陪祀神龕。北門是義民巷入口,機車頻繁進出門洞,是一座尚在使用的城門。民國74年(1985年)公告,鳳山縣舊城北、東、南三座城門與 鎮福祠,以及部分城垣為一級古蹟,2011年西門遺址也列入古蹟,往後陸陸續續擴大古蹟範圍,

鳳山舊城(左營)北門
鳳山舊城(左營)北門

在北門有個小插曲,遇見一位女士,感覺很像是大學同學,十幾年前同學會她有北上參加;我想確認所以仔細看她,對方可能以為遇到無聊男子,側身轉頭,我不確定是否認對人。先登上北門上拍幾張照片,越想越覺得沒看錯人,走下平面人已不見蹤影。回來後越想越覺得就是同學,從群組中加她私人LINE,再短訊確認,對方已讀不回;結果她在群組留言,要確定短訊非詐騙,結果還真的是她,且得知她原本住鳳山,去年才搬到 左營。雖是事後確認,感覺如同人生四大樂事的「他鄉遇故知」,現在寫起來還是很高興。

鳳山縣舊城
鳳山縣舊城

鳳山舊縣城廓包括大、小龜山,衙署、營房、廟宇、倉庫,文廟、城隍廟設於北門外,民居規模很小。因為建石城後縣治始終未遷回 左營,舊城汛駐兵減少,人口遷移城內僅餘一條街,北門外 埤頭仔庄形成大市集,就是今日店子頂街兩側。上圖是仿鳳山縣治繪製的地圖,古老中國地圖重要部分畫的很大,次要標的約略帶過,地圖是不按比例繪製。圖中 蓮池潭下方 文廟、忠義祠、城隍廟即 埤頭仔庄,大正9年(1920年)行政區域大調整後,成為 左營庄下的大字。上圖廟宇非常多,日治末期皇民化運動下,拆到剩三座,光復後陸續恢復,多散佈在 蓮池潭西側左營大路、店仔頂街周邊。

左營 鳳邑舊城隍廟
鳳邑舊城隍廟:高雄市左營區城南里店仔頂路1號

店仔頂街上大廟是 鳳邑舊城隍廟,信仰範圍包括 清末、日治初年 堡里時期的 興隆外里、興隆內里等十三庄,至今其管委會仍有十三角廟宇代表參與,上面「鳳山縣舊城」地圖就是在廟裡拍的。原本的計畫是逛完城廓後到 城隍廟及 舊城國小(崇聖祠),再到 蓮池潭畔的 春秋閣、龍虎塔等小範圍,結果被房舍中的廟宇屋頂吸引,越走越遠,拜訪了十間左右的廟宇吧。第一張繪製的地圖比例尺太小,有些廟宇和街道名稱放不去,老街上的廟不只那些;這一趟重點不是廟宇,選幾座有代表性的介紹,其他省略。

鐵道旅行---左營(舊城)

鳳山縣舊城的孔廟建在北門外,民變遭破壞後重建、增建,光緒年間附屬建築達92座,可見其規模。日治時期廟地改為公學校,興建校舍拆除部分附屬建築,主體建物仍保留,後因蟻害,僅 崇聖祠[圖17]留下來,目前為市定古蹟,祠後有古碑十座。[圖18]元帝廟為 鳳山舊城十三角之一的 左營庄廟宇,在 蓮池潭中有 北極亭及 玄天上帝像。啟明堂是扶鸞大廟宇,在 蓮池潭中建有 春秋閣[圖19]及 五里亭,這裡要特別謝謝廟裡工作人員,幫我問畫師關於廟內壁畫彩繪問題。慈濟宮祭祀 保生大帝,在 蓮池潭中興建 龍虎塔,是潭中三座醒目建築之一。

左營 蓮池潭
左營 蓮池潭

蓮池潭[上圖]面積廣達42公頃,是 高雄的旅遊名勝,也是宗教聖地,這次拜訪西岸多座廟宇後,在附近小吃店解決午餐,之後走到湖畔順著步道走,緊鄰湖畔 小龜山還存在一大段城垣[圖21],也可由此走「見城之道」步道接回東門。繞這麼大圈已經累了,本想直接走勝利路回車站,想一想再走一段 蓮池潭畔好了,順著步道到出口,有一座大牌坊[圖22],台灣許多50、60年代的風景名勝區都有這種 中國北方式牌坊,走入牌坊代表進入風景區。

鐵道旅行---左營(舊城)

到 左營車站,我繼續搭車南下,在 三塊厝車站下車,來看這座已未使用的木造車站,台鐵現存木造車站就剩這一座未曾來過。三塊厝車站本來已廢站,近年因台鐵都會區段捷運化,重新啟用。復站的三塊厝車站是地下車站,出口仿木造車站呈現[圖23]。來此才知道,原來 台北車站東出口擺放的昔日東部幹線的蒸汽火車母(頭)和車廂移到這裡,原本的 三塊厝車站[圖24]就在車廂後方,這一側圍著柵欄,另一端是否可入內不知道,因為要趕搭下班列車到 高雄車站,沒時間繞過去。

高雄車站
高雄車站

趕搭火車,走下月台下班車兩分鐘後抵達,結果月台列車告示牌秀出晚19分鐘,早知道會誤點這麼久,我就不用急著進月台,從這裡走到 高雄車站也不用19分鐘。這班區間車最後是慢14分鐘到,三塊厝車站到 高雄車站距離只有800公尺,列車起步,未完全加速就慢下來,高雄車站到了。我要轉搭 高雄捷運,先到剛啟用的 高雄車站[上圖]看看,坦白說除新奇外實在不漂亮,這種天花板不嚇死密集恐懼症的人才怪。搭高捷到 左營站轉搭高鐵,時間是15點,高鐵列車指定席要17點才有位置,買自由座,還好有位子,就這樣囉。

連帶文章:城鄉雜記---342.鳳山縣舊城(左營) 北門、西門

                 城鄉雜記---343.鳳山縣舊城(左營) 南門、東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