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薔薇 台中 大雪山林道(1).jpg
台中 大雪山林道

Rosa sambucina Koidz.  山薔薇  [薔薇科]

Rosa sambucina Koidz. var. pubescenes Koidz.

別稱:台灣山薔薇

山薔薇 新竹 尖石 竹60道路(1).jpg
新竹 尖石 竹60道路

特徵:攀緣性灌木,莖無毛,疏生短刺。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常5枚,稀3枚,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卵形,長4~8cm,寬2~3cm;兩面近無毛,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鈍,細鋸齒緣或不規則鋸齒緣。托葉約2/3以上與葉柄合生,先端離生部分披針形,兩面近無毛或有腺毛。

山薔薇 台中 大雪山林道.jpg
台中 大雪山林道

花頂生,數朵繖房花序,花徑2~3cm,花序梗及花梗無毛或被腺毛。花萼5,披針形,先端漸尖,全緣;萼片外側近無毛或疏被腺毛,下表面密被毛。花瓣5,白色,寬倒卵形,先端凹;雄蕊多數,花柱合生成蕊柱,被毛。果實卵球形,徑約0.8cm,光滑無毛,成熟時紅色。

山薔薇 雪霸國家公園 雪見.jpg
雪霸國家公園 雪見

分布:中國、日本、台灣。台灣分布於全島中至高海拔山區,常見於道路兩旁林緣,攀緣後懸垂而下,花多而美。中海拔地區花期通常在4~6月,高海拔地區稍晚;果期在6月以後,果熟很慢,秋季較常見到紅色的熟果。

山薔薇 新竹 尖石 竹60道路.jpg
新竹 尖石 竹60道路

個人滿喜歡 薔薇屬(ROSA)植物,花大而美,有時還具香味,中海拔山區4~6月份不難見到開花的野薔薇。一直以來對它們很頭疼,就是搞不清楚究竟誰是誰,種類頗多,差異細微,說法紛紜。近年經過整合,中、高海拔山區的野薔薇大致上併為四種,就是 山薔薇(R. sambucina)、高山薔薇(R. transmorrisonensis)、小金櫻(太魯閣薔薇;R. pricei)和 玉山薔薇(R. morrisonensis)等四種。

四種就簡單多了,但卻認為自己搞懂了,隔一年再上山又混鈍了,所以中、高海拔的野薔薇就這樣一年拖過一年,一直寫不出來。又是野薔薇開花得季節,這次直接面對吧,寫下各種明顯特徵,是不是正確我也沒把握,個人是一這些特徵來分辨它們。或許山裡面會遇到超出範圍的植株,或是模稜兩可的個體,那些先不理它們,以免更加渾沌。

山薔薇 台中 大雪山林道(2).jpg
台中 大雪山林道

山薔薇(R. sambucina):花大,2~3cm,數朵繖房花序;葉大小葉常5托葉全緣;常攀緣於樹上,枝葉懸垂而下的野薔薇。高山薔薇(R. transmorrisonensis):花1.8~2.5cm,單生、成對或3~5朵聚繖花序;葉紙質,小葉5~7枚托葉邊緣撕裂狀,一樣是攀緣狀野薔薇。小金櫻(太魯閣薔薇;R. pricei):花2~2.5cm,單生或3~6朵聚繖花序;葉革質,小葉常7枚頂小葉常最大,小葉常明顯漸縮托葉邊緣不規則鋸齒緣,直立或攀緣。玉山薔薇(R. morrisonensis):花瓣4,灌木。

山薔薇托葉.jpg
山薔薇托葉

承上,中海拔山區見到一株懸垂而下盛開的野薔薇,繖房花序,小葉幾乎都是5,葉片大型,判斷應該是 山薔薇(R. sambucina)。接下來呢?觀察細部,上圖白圈紅色部分是托葉,清楚見到與葉柄合生,只有先端些微離生,呈披針形。注意托葉緣是全緣,全緣就是指非鋸齒狀、非撕裂狀。經以上的觀察,這株盛開的野薔薇確定是 山薔薇(R. sambucina)。

薔薇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薔薇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四卷 鐘詩文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