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是 清代 台灣府城所在,150年的時間是 台灣的行政中心。依據史料在 雍正3年(1725年)建木城,至 雍正11年(1733年)改建為竹城,乾隆51年(1786年) 林爽文事件爆發,歷三年於53年(1788年)平定,改建土石城。這座土石城即今日我們所認定的 台南府城,正城規模2,520丈,面積在 福建省各府中僅次於 泉州、福州兩城,排第三。道光12年(1832年)在 小北門、大西門、小西門加築 西外城,將繁榮的 五條港納入城牆內,同時在 大東門外建 東外城,規模達2,700丈。
地圖僅標出重要地標、14座城門以及七寺八廟(除 竹溪寺在地圖範圍外),古蹟採黑色字,非古蹟灰色字,已消失則為淺灰色字。
府城的城門多達十四座,正城有 大東門(迎春門)、大西門(鎮海門)、大南門(寧南門)、大北門(拱辰門)、小東門(鎮東門)、小西門(靖波門)、 小南門(鎮南門)、小北門(鎮北門)等八座。另有 西外城 拱乾門、奠坤門、兌悅門三座,以及 東外城 東郭門、仁和門、永康門三座,其中 大南門、大北門、小東門、小南門、小北門等城門有月城。正城八座城門中 大東門、大南門尚存,小東門南移重建,外城則 西外城 兌悅門保存,且仍通行中,東外城則城門全消失,僅存 巽方砲台一座。
雍正3年(1725年)府城木城動工,由 大東門興建起,是府城第一座城門。乾隆元年(1736年)改為土石城門,乾隆53年(1788年)城廓由竹城改建土城時,加高城台,建雙層譙樓,譙樓即俗稱的城門樓,寬三開間,採歇山式重簷飛脊屋頂,簷下有迴廊,直到1895年政權更易都是 台灣最大的城門樓。大東門入城時可見門額「迎春門」三個字,這是 乾隆53年改建時賦予的名稱;由城內方向看則是「東安門」三個字,旁刻 乾隆元年,釋初代石城名稱。由兩塊門額位置、高度可清楚知道 乾隆元年(1736年)的土石城門與 乾隆53年(1788年)建土石城廓時加高城台的差異。
大東門防禦的角色在 1895年 日治以後有所改變,明治32年(1899年)台灣西部的縱貫鐵路由南北兩端興建起,台南府城城牆在 大北門以及 大東門、小南門間分別被鑿穿,城門喪失防禦功能,面臨拆除可能。明治34年 台南市區改正計畫,大東門被規劃為圓環綠地而獲得保留,成為 台南市的地標之一,昭和10年(1935年) 臺灣總督府公告為「臺灣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光復後 大東門一度被違章建築占用,門樓被毀損,民國66年(1977年)市府依原樣重新修復,74年(1985年)由 內政部公告為三級古蹟。
大東門位置在東門路一段與勝利路、府連路交叉路口,這是一個拉長圓形的圓環,東門路到此分為南北兩車道,勝利路接北車道,南車道連接府連路。東門路一段從東門圓環邊的 大人廟起,有 台南神學院、彌陀寺、巴克禮教會、大東門圓環,這部分是以前正城的範圍內,府東路上還有城垣殘跡。東門路一段到林森路則是 東外城範圍,有 龍山寺及 巽方砲台一座,都是值得一遊的,騎 T-Bike可輕鬆串聯全部。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參考資料: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臺灣府城大東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