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nthoxylum ailanthoides Sieb. & Zucc. 食茱萸 [芸香科]
Zanthoxylum emargrnellum Miq.
Zanthoxylum hemsleyannum Makino
Fagara hemsloyana (Makino) Makino
Fagara ailanthoides (Sieb. & Zucc.) Engl. & Prantl.
別稱:刺蔥、紅刺蔥、大葉刺蔥、椿葉花椒、樗葉花椒、鳥不踏、紅竻檔、茱萸、越椒、辣子、...
特徵:落葉性中喬木,高度可逾10公尺。樹幹具直刺,幼株刺密集,大型植株主幹刺幾乎消失;莖幹具刺,呈鼓釘狀,當年生枝刺明顯,髓部大,常空心。奇數羽狀複葉,小葉7~15對,對生,近無柄;小葉一般為披針形,長9~14cm,細圓齒緣;先端漸尖,基部圓,對稱或略歪基;葉表面具黃色油點,葉背灰綠色。
花,頂生,多數,複繖房狀花序,排成倒圓錐狀,花序頂端大致呈同一平面。萼片與花瓣均5枚,花瓣淡白黃色,長約2.5mm;雄花的雄蕊5枚,雌花心皮通常3個。果球狀,表面具油點,成熟時開裂;種子球狀,漆黑色,油亮,徑約4mm。
分布:中國、韓國、日本、琉球、台灣及 菲律賓。台灣分布於低至中海拔森林中,火燒後次生林或崩塌地常見,離島 蘭嶼也有分布。食茱萸是重要的民俗植物,不論 漢人或 原住民皆食用幼株嫩葉;種子為中藥材,本草綱目描時珍曰:食茱萸子、辣子,一物也。花期通常在夏季至秋季,果熟期可延伸至冬季。
王維的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讓我對“茱萸”充滿興趣。“茱萸”有很多種,一般認為 王維兄弟插在身上避邪的“茱萸”是 吳茱萸(Euodia rutaecarpa);一般人當然不會自找麻煩,拿有刺的 食茱萸(Zanthoxylum ailanthoides)插在身上。杜甫的《九日藍田崔氏庄》:『......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细看。』也提到“茱萸”,它是一種深入 中國文化的植物,深得古人喜愛。
食茱萸(Z. ailanthoides)幼株布滿刺,連葉脈上都有細長刺,成株樹幹刺不明顯,但枝幹以及花莖均具刺,台灣民間稱它為“刺蔥”。森林中的 刺蔥可不只一種,五加科(ARALIACEAE)的 鵲不踏(台灣楤木,Aralia decaisneana)和 裡白楤木(Aralia bipinnata)也稱 刺蔥;本種幼株以及成株新葉常呈紅色,因此以“紅刺蔥”來區別。三種“刺蔥”外觀相似,請點入「刺蔥、刺楤,誰紅誰白?」連結,內容有三種的比較。
食茱萸(Z. ailanthoides)分類上為 芸香科(RUTACEAE) 花椒屬(ZANTHOXYLUM)的成員,本科已發表有十種以上,大多為灌木;喬木型除本種外另有 狗花椒(Z. avicennae),數量少且外觀有差異,不至於搞混。倒是同為 芸香科的 賊仔樹(Tetradium glabrifolium),與 食茱萸十分相似,有 臭辣茱萸的別稱。兩種開花時都會吸引滿樹冠層的訪花昆蟲,賊仔樹一樣是複繖房狀花序,差別在整個花序呈半球狀而非頂端平展,最主要差別是莖、枝皆不具刺,搓揉樹葉鋸異味,不像 食茱萸是香氣。
另外上面提到的 吳茱萸(Euodia rutaecarpa)外觀與 食茱萸(Z. ailanthoides)也相似,有些分類將 吳茱萸列在 臭辣樹屬(TETRADIUM)中,與 賊子樹(T. glabrifolium)同屬,外觀兩者相近,更增加區別 食茱萸(Z. ailanthoides)的難度,遠觀除了葉子大者可能為 食茱萸外,實在拿它們沒辦法。若能近距離觀察,小枝和花莖是否具刺,就很容區分出 食茱萸(Z. ailanthoides)了,三種中只有它有資格稱“刺蔥”。
芸香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芸香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后里國中 莊溪老師植物網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