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天牛 苗栗 西湖(1).jpg
牡蒿(Artemisia japonica)上的個體,苗栗 西湖

鞘翅目 天牛科 粗天牛亞科 多星天牛族

Phytoecia rufiventris Gautier  菊天牛

別稱:菊吸天牛、菊花天牛、菊小筒天牛

菊天牛 苗栗 西湖.jpg
牡蒿(Artemisia japonica)上的個體,苗栗 西湖

特徵:日行性小型天牛,體長6~9mm,體色黑色,頭部黑色,觸角黑色,長度近體長,雄蟲稍長。前胸背板中央隆起,具一紅褐色斑紋。翅鞘黑色,表面具有密集的點刻,沿翅鞘縫合線具灰白色微毛的縱線;腹部呈紅褐色、柔軟。足部,腿節紅褐色,中、後足腿節端部黑色;脛節、跗節黑褐色,前腳脛節基部紅褐色。

菊天牛 苗栗 西湖(2).jpg
小艾(Artemisia lancea)上的個體,苗栗 西湖

分布:廣泛分布於 東北亞,包括 西伯利亞、蒙古、內蒙古、東北、中國、朝鮮半島、日本、台灣以及 越南。台灣本島數量稀少,馬祖的 東引與 南竿是較易尋找本種的地區,多出現在 油菊(Dendranthema indicum)之上。據國外的紀錄,本種會出現於 一枝黃花(Solidago virgaurea)、紫菀(Aster amellus)、...等等多種 菊科植物之上。成蟲出現時間在4、5月,棲息於 菊科植物上。

一直以來,對這種以草本植物為食草的 菊天牛(Phytoecia rufiventris)興趣濃厚,知道本種會出現在 油菊(Dendranthema indicum)上,前往 苗栗丘陵尋找植物時,在崎嶇的山徑上見到 新竹油菊(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 var. tomentellum),會注意葉片上的小蟲子,但從來不曾發現過有 天牛。

5月初見到 蟲友 施禮正 貼出在 苗栗 西湖拍的 菊天牛(Phytoecia rufiventris),從照片中看出地點,於是前往該地尋找。烈日下遍尋不著,不過遇到 施的同事,閒聊下獲得不少資訊,不虛此行。數日後再次前往,看到了,這裡的都是在 蒿屬(ARTEMISIA)植物上活動。比想像中小很多,且極為敏感,接近時動作稍大,便落入草叢消失,難怪一直沒見過。

天牛相關種類請點選:天牛總科目錄

參考資料:木生昆蟲博物館叢書 3 新版 台灣的天牛 余清金 等  

                 貓頭鷹出版社 自然珍藏系列 24 台灣天牛圖鑑 周文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