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utellaria tashiroi Hayata 田代氏黃芩 [唇形科]
Scutellaria luzonica Rolfe
Scutellaria procumbens Ohwi
Scutellaria playfairii Kudo var. procumbens (Ohwi) Wu & Li
Scutellaria tashiroi Hayata var. haianshanensis Yamazaki
Scutellaria tarokoensis Yamazaki
別稱:呂宋黃芩、爪哇立浪草
特徵:多年生草本,植株斜生、匍匐或懸垂;莖圓柱形,密被毛。葉對生,卵形至三角狀卵形,長1.5~3.5cm,寬0.5~2.5cm;先端鈍,基部心形至鈍,鈍鋸齒緣;上表面近光滑,下表面被毛,葉脈明顯,側脈2~4對;葉柄長0.2~0.8cm。花,總狀花序,近對生;花萼短,密被毛;花冠藍紫色,唇瓣白色,花冠筒長2~2.5cm。小堅果黑褐色,徑約0.1cm。
分布:特有種,分布於 台灣東部低海拔地區。植株斜生、匍匐或懸垂,在 太魯閣峽谷陡峭處常為懸垂植物。花期一般在夏至秋季。
田代氏黃芩(S. tarokoensis)與 布烈氏黃芩(S. playfairi)外觀相似,極易混淆;前者僅分布於 台灣東部低海拔地區,後者則分布於南部低海拔,但東部也有。在 花蓮部分地區兩種分布重疊,簡易的區別方式,前者花冠筒由花萼處呈弧狀延伸,後者則花冠筒明顯曲膝狀後再延伸。
田代氏黃芩(S. tarokoensis)為 台灣特有種,但依據「台灣植物資訊整合系統」中敘述,本種另有 呂宋黃芩或 爪哇立浪草的別稱,顯見 菲律賓、印尼皆有與本種極為近似的 黃芩(SCUTELLARIA)分布。黃芩屬(SCUTELLARIA)除 非洲南部外廣布全球,溫帶、亞熱帶至熱帶種類皆有,約有300餘種。台灣產的 黃芩(SCUTELLARIA)約有6種(不包括 台北黃芩(S. taipeiensis)),以熱帶種類居多;中國大陸約產100餘種,遍及各氣候帶種類,幾乎全可入藥。田代氏黃芩(S. tarokoensis)花朵精緻可人,採集壓力不少,屬於易受害等級植物,描述地點盡量別太詳盡。
唇形科相關種類請點選:唇形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七卷 鐘詩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