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ssiflora edulis Sims. 百香果 [西番蓮科]
別稱:西番蓮、時計果、時鐘果、洋石榴(中國)、鸡蛋果(海南)
特徵:草質藤本,莖粗壯、無毛,具縱向細條紋。葉紙質至膜質,長可達18cm,寬可達20cm,上表面光亮,掌狀3裂,裂片卵狀長橢圓,鋸齒緣;基部楔形或心形,葉柄長達10cm。花單一腋生,直徑可達4cm,芳香;梗長5~7cm,苞片綠色,寬卵形或菱形,長1~1.2cm。萼瓣5,背綠色,內面綠白色;花瓣5,與萼瓣等長,白色或淡綠白色;外輪副花冠絲狀,與花瓣約等長,白色,基部紫色。漿果卵球形至橢圓狀球形,徑4~5cm,長約6cm,成熟時暗紫色。。
分布:原產於 拉丁美洲,包括 大、小安地列斯群島至 巴西、巴拉圭等熱帶美洲地區,已成為全球熱帶、亞熱帶廣泛栽植作物,同時成為歸化植物。台灣早在 日治初期即列入紀錄,已廣泛歸化於中、低海拔林緣,鄉間道路兩旁以及聚落空地、圍牆都常見自生或栽植植株。
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早在1900年代初期即出現在 台灣,一直以來它非主流水果,記得小時候水果行不見它的蹤跡,多是出現在雜貨店攤架上,或流動攤販叫賣。賣家都說是 石榴,可是與家裡種的 石榴(Punica granatum)長相完全不同,各地各有其他奇怪的名字,反正就是一種野果,郊區或山區偶爾可採到的野果。
約在國、高中時代 百香果的稱呼取代其他名字,各地出現了 百香果園,台中 大肚台地山麓、山腳都有大面積的栽植,水果行也出現了,大多裝在網狀袋子內,一袋袋賣。進入秋季,又是 百香果(Passiflora edulis)的盛產期,郊區公路邊有時可見小貨車載滿整車 百香果一袋袋販售;目前 南投縣 埔里到 竹山有大面積栽植,行經當地不妨稍注意,或許可買到品質好又便宜的 百香果吧。
西番蓮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西番蓮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