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 蘆竹的 山腳、山鼻子地區留存著許多傳統民居,隨著這一代 桃園航空城的開發,機場捷運通車,正快速流失中。這些合院中不乏相當精緻的經典建築存在,目前還完整保存的以 山鼻子的 陳氏聚落群最為經典,位於南山路邊的「德馨堂」、「室善居」,以及 坑子溪谷地南側的「德星居」、「嚴德居」都是經典傳統建築。
以前這些老宅位置並未在主要道路上,即使多次行使108縣道(海山路、山林路),也不知有著些經典建築存在。約十年前南山路(桃3道路)擴寬、整建成為幹道,行經時發現路旁的「德馨堂」,燕尾高蹺非常吸引人。下車觀看是一座僅有正身的一條龍式傳統建築,維護得很好,但鐵門深鎖;沒有護龍僅正身但有燕尾的紅瓦厝,圍牆還設門樓,判斷是一座祖祠。
2013年路過,再次前往拍攝,鐵門一樣關著,發現南側有座合院「室善居」,陳姓住戶邀我入內拍攝,他在種花,讓我在合院內埕內慢慢拍,好感激。一般的合院常有養狗,前往時要儘量避免吵到居民,常是遠遠拍幾張便離開;「室善居」遇到如此親切又好客的 陳先生,有受寵若驚的感覺。從那次起開始關注這一帶的合院建築,也發現到一座座正快速消失中。
12月初走一趟「桃園.蘆竹 南崁山 & 五酒桶山公園」,就地利之便,與 老婆和兩個兒子再次到「德馨堂」,發覺現在已經開放,旁邊還有告示看板,寫著『陳家祖祠---德馨堂』。首次走入 門樓內,這是來自 泉州 南安的 陳氏家族祖祠,由四大房共同祭祀。走入門樓就近拍下 門額[圖1],接著走入正廳參觀,這是座祖祠,當然得對供俸的牌位行禮致敬。
正廳右邊(面對)牆上掛著一些照片,其中一張 民國104年(2015年)大合照[圖4]最吸引我,一直很羨慕這種人丁旺盛的大家族;這代表家族開枝散葉,是一種傳承,寫著 陳(德馨堂)伯達宗族會。牆面嵌著「陳氏祖祠石碑」[圖2],是 明治35年(1902年)祖祠完成時紀念碑記,刻著捐銀名單及三大房輪流祭祀云云。正廳左房邊間有灶腳[圖3],小時候家裡也有這種灶,民間賦與“灶”很高的地位,小朋友是不可爬到灶上面的。
「德馨堂」起建於 明治31年(1898年),廳堂內有 明治35年(1902年)的完成紀念碑記。外圍土埆牆下層就地取材,以鵝卵石砌成牆基,設門樓,門額外寫「挹爽」、內提「迎曦」。主體為正廳及左右房的一條龍式建築,正廳入口內縮成步口廊,門額寫著「德馨堂」;硬山式屋頂設燕尾翹脊,上有彩色磁磚裝飾,可能為後期修復時貼上的,未喧賓奪主,整體搭配融合。
蘆竹 山鼻 德馨堂,2013年拍攝,當時門牌號碼為:桃園市蘆竹區山鼻村6鄰92號
「德馨堂」於 民國104年(2015年)公告為市定古蹟,公告古蹟後多少做部分維修,上面刻意放上2013年時的正廳外觀,可與2018年外觀做比較,這才是古蹟修復的典範,不著痕跡的翻新建築物。對於古蹟修復後刻意“舊化”處理很不認同,畫蛇添足根本不需要;對於這幾年 台北市的古蹟修復,只講求速度,棄置舊建材,甚至根本是蓋一棟新的,更是無法認同。
其他 山鼻子 陳氏古厝請點選:224.蘆竹 山鼻子 室善居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參考資料: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蘆竹德馨堂
現場導覽看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