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般而言,明間(寺廟中門、主門)的門神是一對的,就是雙門板左右對稱的人物、團體、龍、鳳、...等等,如 秦瓊、尉遲恭和 神荼、鬱壘...等等。次間(中門兩側或龍、虎間)、梢間(龍、虎間或邊間)的門神是左右對稱兩組,四扇門板對應的人物,如 文官、太監、宮娥、四大天王、四大元帥、...等等;團體如十二生肖、二十四節氣、三十六將官、...等等。台灣廟宇多樣化之下,次間或梢間的門神有時四扇門板並非配成對,而是對應偏殿供俸的神祇,兩組門神各自獨立。
此種情形尤其在傳統大廟增建的後殿大樓內,供俸的神明多樣化,門神也跟著變多端。屏東 慈后宮(阿猴媽祖)後棟二樓 觀音菩薩殿,中央神龕恭奉 觀音菩薩,中間門是 哼哈二將門神;兩側次間神龕分別為 註生娘娘與 七夕娘娘,四扇門板各一組 宮娥門神,可搭配成四位一組的門神 宮娥;再兩側分別供俸著 境主尊王和 福德正神,境主公的門神是 文武判官,土地公則是兩位拿著金銀元寶的 文官,兩組無法配對成四位一組門神。
部分土地公廟也門板上也有門神,有繪製 善男信女捧吉祥物圖樣,有繪製一般 文官捧吉祥物或金銀元寶圖樣,有繪製各種 童子門神的圖樣,也有繪製招財進寶或捧著元寶的財神圖樣。傳統民俗畫中,常看到芭蕉葉出現,不論是一葉芭蕉或是人物手持芭蕉,這代表“招”;配上元寶就是“招財”,畫隻蝙蝠就是“納福”,總之是吉祥的象徵。
就個人認知,不論 武財神或 文財神,其神格都高於一般的 土地公,所以將這組 土地公的門神定位為送財的 文官,直接稱為 財神也可以;但並非神格較高的 趙公明、簫昇、曹寶、陳九公、姚少司等諸位 封神演義裡封的 五路財神,也非 比干、范蠡等 中國民間祭祀的 文財神。兩位財神是 土地公身邊的官爺,捧著金元寶和玉如意,是廣受歡迎的 文官門神。
門神相關文章請點選:門神系列
參考資料:屏東 慈鳳宮
桃園 龜山 壽山巖 觀音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