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基隆 田寮河 運河底.jpg
田寮河 運河底碼頭

基隆的 田寮河舊稱 田寮港,此地所稱的『港』指的是河道,昔日 基隆人將河道稱為『港』,包括 蚵殼港、石硬港、牛稠港。流水稱“港”也非 基隆人特有的,台灣許多地方稱河邊為“港墘仔”,“港墘”這地名是否因“港”才有;基隆河曲流段有 南港庄、北港庄的地名,聚落都位於支流而非主河道,顯然 南、北港的“港”非指港口或碼頭。2012年到 上海,發現 上海的一些老地名詞尾也加“港”,一樣指的是流水,詮釋了地名中的“港”非港口或碼頭。

1945年美軍地圖 基隆.jpg
1945年美軍地圖 基隆

田寮河長度僅約3.5公里,查得到的發源地是 道路峠,峠是日式漢字,大致上就是山巒間的嶺頭,它並非指山頂,而是越嶺山徑的最高處。基隆港東邊 田寮河北面的 旭丘(小雞籠山)和南面的 紅淡山往東交於 窗嶺(海拔約100m),窗嶺附近的溝渠多數向南流,屬於是 基隆河流域,西面緩坡的溝渠向東流,這應該就是 田寮河的源頭。窗嶺是個老地名,又稱 圓窗嶺,現在幾乎沒人用了,“道路峠”指的應該是 窗嶺西邊 102縣道(東信路)的越嶺處。

基隆 田寮河 與 十二生肖橋.jpg
基隆 田寮河 與 十二生肖橋,1945年美軍地圖,其中 美猴橋與 寶馬橋損壞,地圖上未繪出。

田寮河這樣的小溪流如何有航運?臺灣巡撫 劉銘傳想到開鑿運河,時間應當在1885~1891年間;眾所周知 劉巡撫推行現代化最大的阻力是經費問題,但至少已著手進行,並修築第一座橋「義崇橋」。1895年後政權更易,基隆因為是到 日本內地最近的港口,總督府在 基隆投入了大量的經費、人力,1898年起連續五期的擴建基隆港口,1909年第二期工程開鑿 田寮運河。這條運河昔日樣貌,1945年 美軍地圖有詳盡描繪,上面地圖繪出運河兩岸道路、橋梁,以及所設置 船澳,共兩座相隔各約850公尺。

基隆 田寮河 金雞雞.jpg
金雞橋

日治時期 田寮河兩岸是 基隆最繁華的區域,北岸大致上是 日本人居住區域,基隆郡役所、基隆街役場、基隆神社、基隆醫院等官署建築也都位於北岸,以 日新町、義重町、壽町為重心;南邊則以 台灣人聚落為核心,奠濟宮周邊成為 基隆市街東側的鬧市,包括 元町、玉田町、雙葉町等區域。田寮河兩岸既然都是繁華地段,交通往來必定頻繁,日治時期共修築了八座橋樑,有木橋也有水泥橋;光復後重建毀損橋梁、改建木橋、整修老舊橋梁,另外再增建二座橋,兩公里不到 田寮運河段達十座橋梁。

基隆 田寮河 寶馬橋.jpg
寶馬橋

2001年 李進勇前市長任內發起橋梁新命名活動,市民票選結果決定以十二生肖命名,隨後開始橋梁修繕,歷經 李進勇、許財利兩位市長各完成五座橋梁工程,張融通市長再建造兩座橋梁,歷10餘年終於湊齊 十二生肖橋。個人常到 基隆,知道 田寮河有十二生肖橋,路過時也總會隨手拍一下橋頭上的圖騰,未刻意去湊足十二座。上週車停 福虎橋附近,想到我還缺 旺牛橋和 玉兔橋照片,刻意一前一後來回前往,才知兩座新造橋梁沒有橋頭圖騰,怪不得不曾拍過。現在湊齊了,以下由最東邊的 財鼠橋介紹起。

基隆 田寮河 與 十二生肖橋(1).jpg

[圖1]財鼠橋,原稱 東明橋,十二座橋最東邊的一座,其東邊為運河尾的船澳。附近地標是 基隆女中,北側 正信路是通往 旭丘(小雞籠山)山區的主要幹道。
[圖2]旺牛橋,2011年新建的橋梁,貫通 信二路底,連接南岸的 東明路。這段 東明路附近的 月眉路、六和街可通往 四角亭,途中有古剎,是 日治時期 佛教四大法脈之一 基隆 月眉山派本山 靈泉禪寺。
[圖4]福虎橋,原名 幸橋,光復後改稱 尚勇橋。連接 幸町與 天神町的橋梁,連接的道路是 義九路與 仁一路底,橋南端正對 月眉路,六和街未打通前,月眉路是通往 四角亭唯一車道。
[圖3]玉兔橋,2011年新建橋梁,完工後讓十二生肖橋梁全數湊齊。兩端設置階梯無法通行車輛,橋面空間成為廣場,提供 基隆市府、社區里民舉辦活動場地。

基隆 田寮河 與 十二生肖橋(2).jpg

[圖5]祥龍橋,原名 紅葉橋,光復後改稱 崇仁橋。北側接 義七路,是通往 旭丘(小雞籠山)山區的通道,崇佑科大在入口設置牌坊,橫向 信二路上有 信義市場及大型購物商場,南側連接 愛九路。
[圖6]銀蛇橋,原名 天滿橋(天神橋),光復後改稱 崇智橋,田寮運河原在此橋西側設有船澳,可泊船。銀蛇橋連接的道路是 義六路和 劉銘傳路。日治時期 銀蛇橋南岸為 基隆的花街所在,妓館林立,昔日詩文多有提及。
[圖8]寶馬橋,原名 鶯歌橋,日治後期損壞,光復後重建稱 達德橋,本橋與 銀蛇橋間的河道特別寬,設置船澳。南、北兩頭連接 愛七路與 義五路,義五路上有 基隆市警察局,跨 信二路後可接 壽山路,是通往 旭丘(小雞籠山)山區的主要幹道。
[圖7]吉羊橋,原名 壽橋,光復後改稱 平等橋。本橋連接北邊的 義四路與南端的 愛六路,義四路底為 基隆醫院,這座橋位置很重要。

基隆 田寮河 與 十二生肖橋.jpg

[圖9]美猴橋,原名 常安橋,日治後期損壞,光復後重建稱 達道橋。其南、北連接 愛五路和 義三路,義三路底 極樂寺創建於明治38年(1905年),為 日本 淨土真宗 本願寺派重要寺院,民國74年(1985年)成為 佛光山派下分院。依兩旁平等、自由、博愛三座橋梁命名,此橋重建時間必定較晚,至少在橋梁更名以後。
[圖12]金雞橋,原名 義重橋,光復後改稱 自由橋。日治時期 義重橋與其西側的 日新橋是 田寮河上最重要的橋梁,義重町及 哨船頭為 基隆最繁華也最高級的地段;南面的 玉田町則是 台灣人傳統市集,商業活動興盛,想必這條橋交通流量很大。其南、北連接 愛四路和 義二路,南是 廟口夜市延伸區,北為重要商店街。
[圖10]富狗橋,原名 日新橋,光復後改稱 博愛橋。本橋重要性更勝 金雞橋,從 基隆市街改正至今,重要的官署、金融機構都位於橋北面的 義一路上,南邊的 愛三路則不論平常或假日,都是人潮聚集處。日新橋與 義重橋間在 清代有一座 義崇橋,1900左右 基隆市街改正時拆除。
[圖11]喜豬橋,此地原本為水域,為儲木場,民國50年(1961年)起逐步填海造陸,並沿港埠邊開闢幹道 中正路,跨越 田寮河的橋梁就稱 中正橋。中正路是 基隆東邊最重要幹道,個人經過 喜豬橋的次數以百計算,遠遠超過 田寮河上其他橋樑加總。

其他城鄉請點選:城鄉地圖

參考資料:自然攝影中心 人文風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