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桔梗 宜蘭 太平山.jpg
宜蘭 太平山

Peracarpa carnosa (Wall.) Hook. f. & Thomson  山桔梗  [桔梗科]

Peracarpa carnosa Hook. f. & Thomson var. formosana H. Hara

別稱:袋果草(中國)、谷桔梗(日本)

山桔梗 台中 大雪山.jpg
台中 大雪山

特徵:纖細草本,具柔軟走莖,莖肉質,匍匐或直立,無毛。葉,互生,集中於莖上部;卵形至圓形,基部截形或略心形,先端圓或小急尖;葉柄長2~17mm。花腋生,花梗短或細長,花單生;花萼5裂,列瓣披針形。花冠白色,有時帶紫色條紋。漿果倒卵狀,長4~5mm;種子褐色。

分布:廣泛分布於東亞、東南亞地區,亞洲大陸部分從 西伯利亞、中國到 喜馬拉雅、喀什米爾,島嶼部分從 庫頁島、日本、台灣、菲律賓到 新幾內亞。台灣分布於中、高海拔山區,多出現於森林潮濕之處。花期除寒冬以外全年可見,較集中於3~5月。

山桔梗 宜蘭 太平山(1).jpg
宜蘭 太平山

小時候音樂課本裡有一首 韓國民謠「桔梗謠」,以 桔梗花抒發情感的歌謠,好聽的歌謠讓人對這種花也起了好感;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開著白色或紫色的鐘狀花,是一種優美、高雅的花卉。台灣沒有原生的 桔梗屬(PLATYCODON)植物,但分布於中、高海拔的 沙參屬(ADENOPHORA)成員,花朵與 桔梗依樣高雅,另有以“桔梗”為名的 山桔梗屬(PERACARPA),僅一屬一種,就是本文介紹的野花。

山桔梗(Peracarpa carnosa)很美,但是卻很難引起注意,因為它個子太小了,一般就一枚一元或五元硬幣大小;好在本種常成群出現,不難在山區潮濕山壁上見到它點點的小白花,稍注意不至於錯過。少數學者將 山桔梗(P. carnosa)區分為述個變種,有產於 西伯利亞、中國、日本的 P. carnosa var. circaeoides,日本的矮小 P. carnosa var. pumila,以及 台灣的 P. carnosa var. formosana...等等,不過大多數看法傾向全數合併。

桔梗科相關種類請點選:桔梗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台灣植物誌 第二版

                 中国植物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