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開發由南而北,至 雍正元年(1723年)將 虎尾溪以北設 彰化縣,同時在 北路設置 淡水捕盜同知。雍正9年(1731年)正式將 北路(大甲溪以北)設置 淡水廳,廳治初在 沙轆(沙鹿),11年(1733年)後移至 竹塹,新竹始成為北台灣政經中心。
竹塹城始建於 雍正11年(1733年) 淡水同知 徐治民在四週環植莿竹圍城,嘉慶9年(1804年) 鎮海威武王 蔡牽事件,同知 胡應魁與仕紳、居民改築土城。嘉慶17年(1812年) 同知 查廷華再將土牆加高加寬,增建窩鋪與堆房,並在城外開溝並植竹。
道光6年(1826年) 進士 鄭用錫及 仕紳 林平侯倡議建石城,於次年開始築造磚石城垣,由 同知 李慎彝監造。這座 廳城與原本土城範圍略不同,以 城隍廟為中心圍成卵狀城池,建 東門(迎曦門)、西門(挹爽門)、南門(歌薰門)、北門(拱宸門)等四城門,各門並設有砲臺,名為 淡水廳城,又名 竹塹城。
明治38年(1905年)起,新竹地區實施市區改正計畫,除 東門外其餘三座城門拆除。僅存的 東門門洞上方額題「迎曦」,落款上題「道光戊子季冬」, 下題「署同知李慎彝監造」。屋頂為「重檐重脊歇山式」,主體為 閣樓式城門樓,單廊柱,樓高兩層,翻修時部分改以水泥仿木,公告為二及古蹟。
民國89年(2000年) 市政府打造「新竹之心」,將 東門圓環搭配 護城河整建成廣場,搭配全台最美的 護城河道,提供居民寬敞開放空間,也成為遊客駐足場所。新竹東門南側臨近 新竹火車站,北側距 新竹市政府不遠,西邊不遠處即 城隍廟鬧區,是紮紮實實的「新竹之心」。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竹塹城迎曦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