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朝天宮.jpg
北港朝天宮:雲林縣北港鎮中山路178號

時間:2016年3月12、13日

接續「笨港、嘉義兩天一夜遊 (一)」,新港水仙宮所在地的 南港與 北港僅一水之隔,走上廟宇後側的堤岸,可見 北港溪緩緩向西流。北港溪上游是 虎尾溪與 三疊溪,兩溪會合後稱為 北港溪,河道呈多格曲流,北港街市就落在其中一個曲流北岸上。離開 水仙宮續走159、164縣道共同段往西,一公里後接上 台19號公路,跨越「北港大橋」即進入 雲林縣,橋端就接北港街區。

北港朝天宮(1).jpg
北港朝天宮 三川殿『憨番抬廟角』,北、中部少見此類裝飾

北港

走在 北港大橋靠近 北港端即被右下方停車場大批的遊覽車嚇到,以知名度及香客人數計算 台灣十大廟宇(民間信仰),北港朝天宮肯定名列其中;不經思考十大廟宇 艋舺龍山寺(觀音)、大甲鎮瀾宮(媽祖)、北港朝天宮(媽祖)、南鯤鯓代天府(王爺)這幾座名字馬上浮現,接下來 台北行天宮(關帝)、松柏嶺受天宮(上帝公)、竹山紫南宮(土地公)、高雄三鳳宮(太子爺)...也應該列名其中,稍數一下絕對超過十座,各地知名大廟都很有實力,無法比較。

北港 朝天宮 天干地支門神(2).jpg
北港 朝天宮 天干地支門神

將車子停河堤外公有停車場,跟著人潮直走 中山路(宮口街)到底就是 朝天宮,依 朝天宮沿革所述,康熙33年(1694年)由 臨濟宗34世僧 樹璧和尚攜 媽祖神像至 笨港,於39年(1700年)建廟。幾經天災人禍,古廟多次建立毀損,道光17年(1837年)於現址再建 媽祖廟,同時承 嘉慶17年(1812年)住持 浣衷和尚更改的「朝天宮」之名,咸豐5年(1855年) 王得祿將軍之子 王朝綸再發起重建宮廟,北港朝天宮與 新港奉天宮分別成為兩地信仰中心。

北港朝天宮 洋樓.jpg
北港朝天宮後殿虎邊角落的洋樓

接續不斷的 進香團將廟程、廟內擠得水洩不通,人龍穿梭許多想拍重點無法取景。把時間耗在 凌虛殿與 聚奎閣 天干地支門神、廿四節氣門神8扇門板上;這是 國家級傳統彩繪藝術家 陳壽彝大師得意作品,於 民國102年(2013年)重新修復。在 佛祖殿台階上找到「孝子釘」,這是我8~9歲時與 父、母到 北港朝天宮的記憶,宮廟內與 台北龍山寺一樣,拜神、祈福、念經、求籤、觀光、閒人全擠在一塊,我實在無法久待,燒完香後即走到外頭透氣。

北港義民廟.jpg
北港義民廟:雲林縣北港鎮義民里旌義街20號

11點出頭先吃午餐,打算午後參觀 北港其他景點,等待餐點時 老婆滑手機看到 蒸汽火車消息,15點兩部蒸汽火車母(頭)在 嘉義車站會合,所以更改行程到 嘉義去追火車。餐後看一下時間,可以先到就近的 義民廟[上圖]及 顏思齊紀念碑[圖2]看一下。義民廟原稱「旌義亭」,祭祀 乾隆52年(1787年) 林爽文事件犧牲的108人及一隻狗;同治元年(1862年) 戴潮春事件再葬36位義勇更名「義民廟」,廟兩側各有一座大塚,原為三級古蹟,現為縣定古蹟。

笨港、嘉義兩天一夜遊 (二).jpg

「笨港、嘉義兩天一夜遊 (一)」第二段「天啟元年(1621年) 顏思其率 鄭芝龍等部眾開墾 笨港...」,民主路與 文化路交會圓環立碑紀念,飲水思源。民主路原稱 橫街及 打鐵街,與原稱 宮口街的 中山路等8條街道為 北港老街區,至今仍存在許多老街屋,[圖1]為 民主路26號的 麻油行,[圖3]是 中山路134~138號 蔡宅。北港牛墟[圖4]曾經是 台灣最大的牛隻交換市場,多少人與牛的悲歡離合在此發生,離開 公有停車場會經過 牛墟,非市集時間如同一處大型停車場。

嘉義

CK124 嘉義站(1).jpg

離開北港直接走159、164共用縣道往 嘉義,至 新港兩線道岔開,選擇159縣道往南。車子到 嘉義火車站差10分鐘15點,先讓家人下車進站做準備,相機先交給 小兒子,萬一我沒趕上就由他拍照。開著車子在附近找停車位,錯過車站旁停車場又繞了一大圈,最後開進 嘉義陸橋(159縣道)下才找到車位。結果我比在 嘉義車站等待的人還早遇上 CK124蒸氣機(關)車,這部分請參考「雙鐵奇蹟之旅」。

嘉義城隍廟.jpg
嘉義城隍廟:嘉義市東區民族里吳鳳北路168號

本來是計畫入夜後才進入 嘉義市區,既然這麼早到達,就先到明早行程之一的 嘉義城隍廟,每回來 嘉義我總會到 城隍廟走一趟,應該算 嘉義市區最熟的地點吧。這座創建於 康熙54年(1715年)的 嘉義縣邑城隍由 諸羅知縣 周鍾瑄倡議興建,清代縣城隍封號為「顯佑伯」,戴潮春事件後,欽差大臣 沈葆禎奏請,晉升為「綏靖侯」。經歷12次大修,今日主體為 昭和11年(1936年) 市尹 伊藤英三募建,因保存許多舊廟建材,民國74年(1985年)公告為二級古蹟。

笨港、嘉義兩天一夜遊 (二)(1).jpg

第一次見到 嘉邑城隍廟的神將雕像就迷戀上祂們,尤其大殿兩旁人一般大小站神群,除了膚色外,祂們就像街上的行人般,如此的真實;尤其不論胖瘦,多多少少有個鼓鼓的肚子,十足是 台灣人(中年男性)典型的身材。[圖5]是 清代古董級雕像,[圖6][圖7]是 城隍爺兩側站神,由 七爺、八爺領軍的什家將等。後殿於 民國69年(1980年)拆除改建為6層RC建築,其中四樓「恩主殿」、五樓「三清寶殿」、六樓「凌霄寶殿」的 門神,出自名家之手,構圖優美、畫工細膩,[圖8]為6樓的 聞太師與 王天君門神。

嘉義中央噴水池.jpg
嘉義中央噴水池

走出 城隍廟後先到旅館 Chick in,新的商旅停車場還未建好,車停 國華街「西市場」公有立體停車場;旅館位置在 延平街上,是 嘉義長大的 老婆上網找的,這裡她熟由她帶路。國華街與 延平街路口有一間 媽祖廟「朝天宮」,這一趟「笨港、嘉義行」主要是“瘋媽祖”,當然是先進廟拜這一位「溫陵媽」。僅管網路興起多家雞肉飯名店,我們還是覺得 中央噴水池旁的「噴水雞肉飯」比較好吃。夜晚到商旅旁的 文化路夜市走一趟,買了大包小包的小吃回旅館,早點睡,明天還有緊湊的行程哩。

笨港、嘉義兩天一夜遊相關文章:

笨港、嘉義兩天一夜遊 (一) 新港

笨港、嘉義兩天一夜遊 (三) 嘉義市區、水上、民雄

參考資料: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新港奉天宮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北港義民廟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嘉義城隍廟

                 北港朝天宮

                 嘉邑城隍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