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 打鐵街.jpg
竹山鐵器

冬季北、東部常下雨,避雨而往中部跑。幾週前與 老婆清晨南下,車至 台中境內發現天空灰茫茫,PM2.0的空汙不適合戶外活動,由 國1高速公路轉 國3,往山裡跑找尋空氣好些的地點,就這麼到 竹山。竹山對我而言是陌生的城鎮,學生時代班上有住 竹山的 同學,來此一次;那次在一位住 水里的同學路況不熟指引下,遊覽車左繞右拐,終於找到 竹山同學住處。我方向感全亂了,無法如往常走過一次,就約略記下該城鎮街道,唯一印象是 連興宮,竹山的 媽祖廟;同學在路口指著前方,『從這裡到那裡是最熱鬧的地方。』,這就是我唯一的 竹山印象。

竹山.jpg
竹山街區海拔大致在150~160公尺之間,地勢平緩,僅東南角鄰公墓區地勢較高,起伏較明顯。

根據官方描述『竹山鎮舊稱「林圮埔」。明朝永曆22年(1668年)林圮參軍進入竹山開墾,來到東埔蚋(延平),遇水沙連〝番〞亂而亡,地方人為紀念他功在竹山而命名。』,光緒13年(1887年)設置 雲林縣,縣治即設在 八通關古道西段起點 雲林坪的 竹山,以刺竹三層圍城,遂有「前山第一城」之稱 。後因此地鄰 內山太近,縣治移往 斗六。明治42年行政區調整,廢 斗六廳,竹山納入南投廳,斗六歸 嘉義廳管轄,兩地始分道揚鑣;大正9年(1920年)行政區域大幅調整,一直與 斗六等 雲、嘉地緣關係密切的 竹山劃入 台中州,光復後屬於 南投縣,『雲林』起源地的 竹山與 雲林縣行政上漸行漸遠[註]

竹山葉煙草收納場.jpg
竹山葉煙草收納場:南投縣竹山鎮祖師街32號

簡單敘述 竹山典故後,來看看這次行程吧,早上8點不到已經在 竹山街區裡了,先吃早餐再說,這裡的早餐有 滷肉飯+肉羹、肉圓、捲仔粿、...,種類很多,可惜肚子只能裝下一種。接下來便來逛一逛街區,事前沒查資料,完全不了解下如何遊覽這個城鎮?沒關係,公所在重點位置立了導覽看板,繪製街道圖,詳細標明,簡單明瞭,按圖索驥不會錯過任何景點、小吃。第一個景點,祖師街上 歷史建築「煙草站(竹山葉煙草收納場)」,建物在圍起的磚牆內;這是 日治時期「專賣局臺中支局竹山葉煙草收納場」,建造年代在 昭和16年(1941年),目前似乎閒置。

竹山 崇本堂.jpg
竹山 崇本堂:南投縣竹山鎮下橫街46號

行走 台灣各地城鄉,竹山鎮的觀光導覽完善度算是名列前茅,隱藏在巷弄裡邊的「崇本堂」,依著街角的指標,很快便找到了。「崇本堂」是 竹山、鹿谷一帶的 林氏宗祠,在地人稱「林祖厝」,祠前有民宅圍牆旁有 竹竿座,顯見此地 林氏出過 舉人以上子弟。根據 公所介紹,祠廟創建於 乾隆53年(1788年),奉祀神主有開閩始祖 林祿公、九牧公及 林杞公等三位先祖。因為「崇本堂」屬於 宗祠,雖大門敞開,始終未見人員,不便擅入;回來上網查資料,內懸掛「進士」、「選員」古匾,錯過了,真是好可惜。

竹山 林圮埔老街(5).jpg

今日所見的「崇本堂」主體是RC建築,地面及牆壁均採用 磨石子舖面,做出多層次顏色,是相當精緻的鋼筋水泥建物。三川殿步口廊有著以 磨石子工法拼寫的1968字樣,顯示出改建年代為 民國57年;建築物雖是近代產物,但施工精細,尤其是它的剪粘,是 郭天來藝師作品,絕對是一等精品,相關單位應該要考慮列入古蹟。[圖1][圖4]為「松鶴仙翁」與「麻姑獻瑞」兩幅剪粘,[圖2][圖3]為 三川殿 規帶前端的剪粘與交趾陶整組 牌頭,[圖2]左立的大花臉似乎是 包公,那這一組是「狄青對刀」囉?[圖3]兩員對戰將軍都使雙錘,會是「李元霸戰裴元慶」嗎?戲文個人僅懂一二,還望前輩指導。

竹山鎮農會.jpg
竹山鎮農會:南投縣竹山鎮下橫街38號

離開 崇本堂,依照街角指標左轉 下橫街往 連興宮(媽祖廟),這段路應該就是卅幾年前,住 竹山那位 同學所說的『最熱鬧的地方。』吧。在 下橫街與 雲林路交叉口,有一棟古味十足的官方建物---竹山農會,建於 昭和11年(1936年),為此處最早 和洋風建築,早年居民稱它「東洋樓」。農會對面是 打鐵巷[圖7],入內僅見到一家 打鐵舖,據說全盛時期達7家。打鐵巷旁商店賣著許多農具,這幾支焊接著砲彈般頭的鐵桿[首圖][圖8]吸引我們目光。在 老闆細心解說下,方知是支撐作物的支架,有 香蕉、豆藤用的 香蕉樁(柱)、豆子樁等大小區別;很重,單手舉不太起來,一支有二、三十斤重哩。

竹山 林圮埔老街.jpg

打鐵巷過後左轉 竹山路就是此地的信仰中心 連興宮(媽祖宮),這是 林杞埔老街的重點,避免篇幅過長,留待下一篇介紹。竹山主要街道,有 濁水溪支流 大坑溪環繞東、南兩側,南下舊 台3線(集山路)以及主要道路 竹山路跨過橋梁[圖5]後進入老街區,竹山路上有一座 三坪院[圖6] 三平祖師廟,街區西北端另有 三元宮 慚愧祖師廟。祖師信仰是 閩南裔先民特色之一,台灣以 泉州裔的 清水祖師、顯應祖師信仰人數分居一、二,漳州裔的 慚愧祖師、三平祖師則較少見,另外還有 普庵祖師為 建築業行業神。祖師公是很絕妙的 佛、道混合信仰,祖師本人大多是 佛教高僧,供俸於 佛寺 祖師堂;傳來 台灣變成 道教廟宇主神,各地 祖師回訪 福建祖廟時,會出現 和尚迎接 道士或 乩童的有趣場面。其他請參閱「149.竹山 林圮埔老街 (二) 連興宮、城隍廟以及 老樹」。

[註]雲林之名來自 竹山,卻因 大正9年(1920年)行政區域大幅調整,竹山、鹿谷成了 台中州轄下的 竹山郡,斗六、斗南成了 台南州的 斗六郡。行政、交通、資源分配的現實因素下,兩地漸行漸遠。這情況如同北部的 大溪和 三峽,海山之名來自 大溪和 三峽,同樣是 大正9年(1920年)行政區域調整,大溪成了 新竹州 大溪郡,三峽納入 台北州 海山郡。海山郡取 三峽之名郡治設在 板橋,長久下來 海山這個地名移到 板橋,與 三峽疏遠了,更難想到與 大溪有關了。 

其他城鄉請點選:城鄉地圖

其他古蹟請點選:古蹟地圖

參考資料: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台中菸葉場竹山輔導站

                 竹山鎮公所 老街漫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