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進香團、觀光客絡繹不絕的 大甲,人聲鼎沸、叫賣聲此起彼落的 沙鹿,清水的街道顯得較和緩、恬靜,充分表現出 台中海線文教區的氣息。清代建立文廟,創設 鰲峰書院、同樂軒,日治時期 大甲郡郡治所在,書院、學校和官舍,培養出這裡的文藝氣息。繼上一篇「城鄉雜記---115. 清水牛罵頭遺址 與 鰲峰山公園」,繼續走訪這個 台中海線大鎮吧。
這一篇從 清水最早發展出市集的「大街」開始,這是 鰲峰山下南北向的馬路,曾經是商旅聚集的大街。縱貫路(中山路;舊台1線)南下,進入市區不久會見到左側有「紫雲巖」大型牌坊,左轉後進入 北寧街;遇斜向叉路 董公街,此街因「董公廟(蓬麓宮)」得名,是自 泉州 安溪渡台先民所立的地方性廟宇。再過十字路口後來到 紫雲巖廣場,充作停車場使用,周圍攤商雲集,清水第一街---大街路就從這裡開始。
紫雲巖[首圖、圖1]創建於 康熙元年(1662年),主祀 觀音菩薩,俗稱「觀音亭」,是台中海線香火最盛、規模最大的 觀音廟。今日5層樓殿宇廟貌為 民國69年(1980年)完成,83年(1994年)增建「香客大樓」[圖2],內設 廟史館、圖書室、客房、...等等。紫雲巖廣場周邊商店、攤販很多,有老字號餅店「百珍香」[圖3]、阿文肉圓、阿婆粉圓冰以及許多賣「清水米糕」的店家。[圖4]為 紫雲巖 中門兩側 四大天王門神,手法細膩,非常精美。
由 大街路往南走,兩旁房舍實在看不出它是一條“老街”,僅能憑期間創設年代久遠的廟宇推估其歷史。左側房舍間出現缺口,是「三山國王廟」廟埕[上圖],這座廟又稱「調元宮」,居民以「王爺宮」稱之。相傳 王爺宮建於 雍正(1723~1735年)年間,據說原本規模頗大,昭和10年(1935年) 新竹─台中烈震(關刀山大地震)時毀損,今日廟體為 民國48年(1959年)重修。「巾山」、「明山」、「獨山」三位國王[圖5]為 粵籍先民保護神,台中海線 清水、沙鹿都有 三山國王廟,見證 客家人曾參與此區的開墾。
再往南約150公尺,左側有通往「鰲峰山公園」的「神社崎」參道[圖6],請點連結看內容,不再贅述。階梯旁邊是 自來水公司營業所,正對馬路另一邊有小小的綠廊,立解說牌,稱 埤仔口「靈泉」[下圖];此即 大正9年(1920年)行政區域調整,「牛罵頭」改名「清水」之緣由,也可說 清水這個地名得自這口 靈泉。靈泉過後是「開基福德祠」[圖8],此廟創建於 嘉慶17年(1812年),有兩百年歷史了;廟本身不大,近年增建好大一座山門,旁邊還有一棟文化樓。廟埕中有一株百年榕樹[圖7],掛滿求財祈願簽,可知這座土地公廟香火鼎盛。
開基福德祠應該就是昔日 大街尾,現在大約是 大街路中段,後段漸離鬧區,最後與 中清路(台10乙線)交會;跨 中清路後轉為巷子,內有規模不小的「萬善堂」,是座靈骨塔吧。巷子口也有 自來水公司設施,是「清水二號井」 [圖9],鰲峰山除邊坡保有較多林木外,荒煙漫草佔大部分;看似乾燥,但還是有些地下水儲量,除 靈泉與 二號井外,山上還散佈著十數口 自來水公司深水井。順著 清水公路繞過 清水高中[圖10],在 衛生所接上 中山路(舊台1線),這裡是今日 清水最繁華的大馬路。
大正8年(1919年) 開闢 陸軍路(今 中山路),但整個政經重心依舊維持在 大街,昭和10年(1935年) 大地震,清水遭到重創;災後復建,市區重新規劃成棋盤式,官舍、商號全轉移到 陸軍路,大街繁華不復在。陸軍路與 大街間尚有 新興路,多條橫街連結三條馬路形成棋盤式街區,其中留存著部份 日治或光復初期的老宅[圖12],漫步在街上會不時拿起相機。
新興路與 鎮北街交會處有「清水第一市場」,早上 新興路上擠滿攤商;往北走,在 文昌街與 光復街間還有一間近年翻新的老廟「南海岩」[圖11]。居民口中的「觀音媽壇」主祀 觀音佛祖,有特殊的稱謂「社寮媽」;一般只有 媽祖才會冠上地名稱 XX媽,觀音菩薩這麼稱呼很少見,或許是要與 紫雲巖 觀音媽區別吧。清水街上還有「清水國小」、「社口楊宅」、...等景點,這些在 中山路以西的街區,有機會再說了。
其他城鄉請點選:城鄉地圖
參考資料:清水區公所 觀光導覽
現場看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