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蒲公英 北海岸.jpg
台灣蒲公英 北海岸 石門

最近氣候不穩定,少外出登山或旅遊,頂多是 台北郊區短程繞一繞;加上最近煩心的事情多,也沒心思寫遊記。就自己認知,再找一找資料,盡貼植物或昆蟲介紹,維持部落格的動態。其實我還是 北海岸、大屯火山群、文山(文山、新店、石碇)山區到處亂鑽,來個短時間小小的紓解壓力。

北海岸春天特別美,許多代表性植物盛開,當中不乏只在本區才易見到的種類;這其中 台灣蒲公英最具代表性,本種並非他處沒有,但只在 北海岸、八里、林口海邊能形成大群落,開滿整個坡地。這裡特色的野花還很多,選一些四月左右盛開的種類介紹,這當中許多也是 東北角海岸此季節要角,一起看看吧。

北海岸的春天1.jpg

[圖a]粗莖麝香百合(百合科):野百合曾經是學生運動的象徵圖騰而聲名大噪,台灣從海邊到中海拔山區皆可見其芳蹤。北海岸的 台灣百合中,莖較粗壯、被短毛,葉子較寬;立為變種稱 粗莖麝香百合,是此區春季的代表植物之一,即照片所示。
[圖b]石板菜(景天科):這季節 金山、萬里海岸最醒目的野花就是本種,道路護坡因為它染成鮮黃色。種小名 formosa讓它又有 台灣佛甲草之稱,因為山區另有種小名 taiwan的 台灣佛甲草,避免混淆稱它 石板菜。
[圖c]毛馬齒莧(馬齒莧科):本篇唯一的歸化植物,艷麗的桃紅色讓它在 北海岸佔有一席之地;肥厚、多肉的葉子適合生長於沙地,不只 北海岸,更北邊的離島也有它的蹤跡。
[圖d]濱防風(繖形科):濱防風由於濫採,在 台灣算是稀有植物,本島僅分布於 北海岸、東北角海岸,亦見於 澎湖、金門、馬祖 等離島。資料上有一種 吉丁蟲以它為食草,可惜我從未見過。

北海岸的春天2.jpg

[圖e]濱當歸(繖形科):曾經是特有種植物,因 琉球產 南国浜独活被認定為同物異名,喪失特有種身分。北部海岸各岬角不難見到它,且數量龐大,但除這些岬角外,僅分布於 基隆以北的附屬島嶼,它處少見。
[圖f]小花倒提壺(紫草科):本種只能用罕見來形容,零星分布於 北海岸和 東北角海岸,除非知道生長地點,否則不容易遇見它。隨著花朵漸開,花梗延伸,果實會如同倒掛提壺般。
[圖g]茅毛珍珠菜(報春花科):四月份 北海岸道路護坡常被 石板菜染成鮮黃色,成片的金黃色中點綴著許多粉花色區塊,若非 紫花酢醬草就是它了;這是海邊常見的 報春花科植物,以岩石區來得較多。
[圖h]蓬萊珍珠菜(報春花科):相較於同屬的 茅毛珍珠菜,蓬萊珍珠菜數量就沒那麼多了;本種喜歡出現於岬角地形,生長在起伏丘陵地或岩石間。報春花科 珍珠菜屬有十幾種,外觀各異,很難聯想在一起。

北海岸的春天3.jpg

[圖i]密花黃菫(紫菫科):本科 紫菫屬大部分是開黃色花,約有6~7種,並不是很好分。這種有個簡易辨識方法,本屬中果實成熟時會呈串珠狀的有兩種,分布於海邊、低海拔山區者為本種,分布於中高海拔者為 黃菫。
[圖j]南國小薊(菊科):海邊的 小薊曾經稱為 濱薊,通常比山區來的高大;經學者研究,小薊與 濱薊識為同種。南國小薊開花時,花朵數多、色澤鮮豔,是 北海岸春季的代表植物之一。
[圖k]濱剪刀股(菊科):濱剪刀股算是不易見到的植物,其根莖深藏沙中,僅在春季開花時節冒出花、葉,隨後又消失的無影無蹤。走在北海岸沙灘上,偶見沙上有朵 菊科小黃花,別以為是丟棄花朵,很可能就是本種。
[圖l]白鳳菜(菊科):白鳳菜是特有亞種,主要分布於海岸丘陵,整個 北海岸都有其蹤跡。近年興起的吃野菜風潮,它成了桌上佳餚,但食用 白鳳菜來自山區,因為海邊的族群葉面被粗毛,口感會不好吧。

[註]2012年4月29日,多增加4種野花,順序亦稍作更動。

其他生態旅遊請點選:生態地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