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面番 大雪山林道.jpg
台中 大雪山林道

Gnaphalium adnatum Wall. ex DC. 紅面番 [菊科]

Gnaphalium formosanum Hayata

別稱:大鼠麴草、寬葉鼠麴草(中國)

紅面番 尖石.jpg
新竹 尖石

特徵:高大粗壯的 鼠麴草,植物體高可超過120cm;直立不分枝,僅上部花莖分枝;密被白色厚絨毛。葉,基生葉開花時枯萎;莖生葉厚,倒披針形至長橢圓形,略肉質,幾乎無柄至略抱莖,無耳,花莖葉小,線形。頭花頂生,排列成繖房花序;總苞近球形,苞片3~4層,乾膜質,白色至淡黃色;小花筒(管)狀,花冠黃色,長3mm。瘦果長橢圓形,長0.5mm,有白色短冠毛。

分布:中國、中南半島、緬甸、印度 以及 台灣、菲律賓 等地區海拔500~3000m山區。台灣分布於海拔1000~3000m地區,常出現於道路兩旁坡地、崩壁。花期在秋、冬兩季。

紅面番 尖石(1).jpg
新竹 尖石

本種為 台灣 鼠麴草屬(GNAPHALIUM)植物中最高大粗壯的,體積大上 鼠麴草(G. affine)數倍,其頭花直徑也最大;曾經在中部山區見過高度超過1公尺,還沒有任何開花跡象的植株。這種 鼠麴草大的可愛,可惜海拔分布過高,平地似乎種不起來。

它的名字很怪,不知為何叫做 紅面番(答案在下面回應),總認為將它與「紅面番鴨」聯想較為好記。實際上這方法要不得,一次遇見它忘了名稱,一直在什麼什麼“鴨”打轉,當然拼湊不出全名。切記!它是 紅面番,別扯上 鴨子,免得越記越混亂。

菊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菊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