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山菊 台北 金山.jpg
台北 金山

Farfugium japonicum (L.) Kitam. 山菊 [菊科]

Farfugium japonicum (L.) var. formosanum (Hayata) Kitam. 台灣山菊

Farfugium japonicum (L.) var. lutchuense (Masam.) Kitam. 琉球山菊

別稱:大吳風草(中國、香港)、橐吾(中國、日本)

特徵:多年生草本,具粗走莖。葉,基生,具長柄;卵形、心形或腎形,葉緣圓形至 齒狀,葉脈掌狀。頭花多數,徑4~6cm,花冠黃色。瘦果長橢圓形,密被毛;冠毛白色,剛毛狀。

台灣山菊 台北 五指山.jpg
台北 五指山

分布:中國、韓國、日本、琉球、台灣、香港 等 東北亞地區。東亞廣泛分布的 山菊(F. japonicum var. japonicum)分布以 恆春半島、綠島和 蘭嶼為主,特有亞種 台灣山菊(F. japonicum var. formosanum)分布以 北部山區為主,其中以 大屯火山群山區最為常見。在秋末至初春 大屯山、七星山一直到 五指山、基隆山區,北海岸山區及岬角,都有機會見到耀眼奪目的 台灣山菊成群綻放。

台灣山菊.jpg

泛山菊之葉形變化頗大,若非以產地區分變種,光以齒狀葉緣似有重疊之慮。左上:台北 大屯山,標準 台灣山菊(F. japonicum var. formosanum)葉型,具7粗齒;右上:台北 內雙溪,部分葉緣接近圓形,有 山菊(F. japonicum var. japonicum)味道,具3~7粗齒,植物體巨大;左下:台北 中和,葉脈深,有 琉球山菊(F. japonicum var. lutchuense)的味道,9~13粗齒。右下:台灣大學(2005年)內栽植之 蘭嶼產 山菊,標準圓形葉,少數葉緣具1~3粗齒。

台灣山菊 大屯山.jpg
台北 大屯山

山菊屬(FARFUGIUM)也有人稱它 橐吾屬,但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中另有 橐吾屬(LIGULARIA),包括 大吳風草(L. japonica)、高山橐吾(L. kojimae)和 戟葉橐吾(L. stenocephala)三種,皆是稀有或少見的種類。山菊屬與 橐吾屬為近緣屬,植株形態、頭花皆頗相近;古書籍全稱為 橐吾或 大吳風草,喜生於陰溼環境。

山菊 台灣大學.jpg
台灣大學栽植之 蘭嶼產 山菊

山菊算是 台灣產菊科植物裡極具觀賞價值的野花,尤其屬於 台灣特有變種的 台灣山菊,在冬季是北部山區野花的主角之一。理應優先介紹,但我卻拖了數年後才貼出來,原因是我一直搞不懂 山菊幾個變種間差異要點。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僅簡單的以『本變種與原種差別在齒狀的葉緣,具7~9粗齒。』一句話帶過,似乎無法解決 山菊(F. japonicum var. japonicum)與 台灣山菊(F. japonicum var. formosanum)間的問題。

台灣山菊 台北 內雙溪.jpg
台北 內雙溪

上圖是 台北 內雙溪拍的 台灣山菊葉子,其中較大的葉子葉緣近乎圓形;內雙溪一直有著這樣形態的 台灣山菊,且數量不少,植物體明顯較葉緣鋸齒狀植株來得大。我未見過野生 山菊(F. japonicum var. japonicum),遇過幾次栽植的 山菊,植物體頗大,葉子大多呈圓形;是否野生 山菊中有葉子具少數鋸齒緣者?至少小型葉會有鋸齒緣吧。那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台灣山菊 植物園.jpg
台北 植物園

另外台北盆地南緣的 台灣山菊,頗多葉緣超過9齒,達13齒或更多;通常它們的葉脈很深、清晰,與 琉球山菊(F. japonicum var. lutchuense)是否有關?還真的讓人頭疼哩。或許是我少見多怪、庸人自擾,但還真希望能見到相關的報告呢;適逢 台灣山菊盛開季節,外出踏青時,別忘了關心這些漂亮的野菊花。

台北植物園栽植之 台灣山菊,舌狀花數量多,花型寬,極具觀賞價值。人工栽培的 台灣山菊花朵一點不輸栽培種的 情人菊、瑪格莉特菊、...等等種類;台灣山菊植株小、花朵大,確實有本錢成為花圃的要角。

菊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菊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