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代氏澤蘭 新北 烏來 桶後.jpg
新北 烏來 桶後

Eupatorium clematideum (Wall. ex DC.) Sch. Bip. var. clematideum 田代氏澤蘭 [菊科]

Eupatorium tashiroi Hayata

別稱:木澤蘭

特徵:多年生攀緣性亞灌木,近無毛,長可延伸至2m;莖纖細,灰褐色或帶紫色,具分枝,分枝二叉狀,先端有繖房狀花序分枝。葉較薄,常為膜質,單葉,對生;披針形、卵狀披針形至三角狀卵形,長6~9cm;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葉基圓形、截形或稍成心形;葉緣粗鋸齒狀或淺鋸齒狀,三出脈或不明顯五出脈,葉柄4~10mm。下部葉開花時多枯萎

頭花多數,排列成半球形之複繖房花序,總花序可達20cm以上。總苞圓柱狀,長約0.6cm;苞片3層,覆瓦狀排列,外層披針形,長0.2cm,中層及內層漸長,披針形或批針狀長圓形,先端鈍,長約0.6cm。具5朵小花,白色至略帶粉紫色,長約0.4cm。瘦果黑褐色,圓筒形,5稜,長約0.25cm,冠毛白毛。

田代氏澤蘭 大屯山.jpg
台北 大屯山

分布:田代氏澤蘭(E. tashroi)原分布於 日本、台灣。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中將它歸為 E. clematideum,本種分布範圍頗廣,似乎從 東亞、東南亞到 澳大利亞、大洋洲以及 南美洲都有;因不知詳細內容,為免誤導就此省略。台灣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開闊地或林緣,花期以4~10月為主。

田代氏澤蘭 雙溪 平林.jpg
台北 雙溪 平林

本種與變種 高士佛澤蘭(E. clematideum var. gracillimum)之差別在於 高士佛澤蘭葉較厚,葉為三角狀卵形,常為重鋸齒緣,可以此區別兩變種。與 島田氏澤蘭(E. shimadai)的差異主要在攀緣性,以及葉柄長度。與 腺葉澤蘭(E. amabile)也略似,差別為 腺葉澤蘭頭花9~15朵,田代氏澤蘭頭花僅具5朵小花。

田代氏澤蘭 大屯山(1).jpg
台北 大屯山

泛澤蘭屬這一大類的菊科植物,由於頭花過小, 辨別種類很傷腦筋,需以植株型態,每個頭花的小花數量,以及葉型、葉柄來判斷。部落格中特徵的內容是依據《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檢索表及內容描述,重點部分以色字表示,把握幾項特點,自然較容易區別野外見到的 泛澤蘭類植物。

田代氏澤蘭 新北 汐止 大尖山.jpg
新北 汐止 大尖山

台灣 澤蘭屬(EUPATORIUM)植物原生種加歸化種超過10種,因為種內變化大,種與種之間相似度又高,區分起來頗感困擾;若再加上幾個近似屬,更是難。個人感覺 台灣的 菊科(ASTERACEAE)植物中,分辨起來以 蒿屬(艾屬,ARTEMISIA)最感痛苦,次為 艾納香屬(BLUMEA),第三就是 澤蘭屬(EUPATORIUM);對於以上三屬的介紹,以簡誌及已發表種類區分,若有更新再行修改。內容如有錯誤之處,請不吝賜教。

菊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菊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台灣的野花(2) 渡假出版社有限公司 林文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