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島田氏澤蘭 大屯山.jpg
台北 大屯山

Eupatorium shimadai  Kitam. 島田氏澤蘭 [菊科]

別稱:毛果澤蘭

特徵:多年生草本,莖高15~70 cm,通常黃褐色或代紫色;直立,莖纖細易下垂,通常不,僅在莖頂端有繖房狀花序分枝。葉,單葉,卵狀披針形、卵狀長圓形至卵形;基部圆形或截形,先端銳尖或尾狀漸尖;鋸齒緣,三出脈,葉脈被柔毛,葉背具腺體;近無柄或短柄,中段葉對生。

頭花生於莖頂,排列成複繖房狀花序,總花序8~18cm。總苞圓柱形,長約0.6cm;苞片2~3層,覆瓦狀排列,外層短,中、內層較長,長圓形,先端圓形。具5朵小花,白色至略帶粉紫色,長0.4cm。瘦果黑褐色,長橢圓形,5稜,長0.3cm左右。

島田氏澤蘭 基隆火山群 草山戰備道.jpg
基隆火山群 草山戰備道

分布:特有種,分佈於低至中海拔。本種在 台北 大屯山族群數量龐大,為此地最常見的 澤蘭屬(EUPATORIUM)植物。根據 中國植物誌的描述,本種尚分布於 福建,稱之為 毛果澤蘭,因此 島田氏澤蘭(E. shimadai)就不具 台灣特有種的身分。花期約在 5~9月,為 斑蝶極佳的蜜源植物;盛開時吸引數量極多的斑蝶聚集,形成蝴蝶花廊景觀。

島田氏澤蘭 台北 大屯山.jpg
台北 大屯山

本種與 腺葉澤蘭(E. amabile)、田代氏澤蘭(E. clematideum)和 塔山澤蘭(E. chinense var. tozanense)相似,曾經讓我頭疼不已。常接觸以後發覺其實它們之間差異不少,依據各自的特徵不難區別這幾種 澤蘭((EUPATORIUM)。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興趣花時間在這些 澤蘭(EUPATORIUM)身上,這裡提出僅就外觀的簡易分辨方式供參考,快速辨別這幾種 澤蘭,若有瑕疵,請不吝指點。

島田氏澤蘭 石碇.jpg
台北 石碇

大屯山主要的 澤蘭屬(EUPATORIUM)植物為 台灣澤蘭(E. cannabinum var. asiaticum)、田代氏澤蘭(E. clematideum)和 島田氏澤蘭(E. shimadai),其中 台灣澤蘭直立、粗壯以及葉常三裂,不至於搞會。後兩者則較難分辨,主要區別在於 島田氏澤蘭植株直立,雖常有懸垂的植株,但為斜倚而非攀緣性;另外 田代氏澤蘭葉柄明顯,長4~10mm,島田氏澤蘭則近無柄,或是具短短彎曲的葉柄。

島田氏澤蘭 陽明山國家公園 七星山.jpg
陽明山國家公園 七星山

產於東部山區的 腺葉澤蘭(E. amabile)差別主要在於每個頭花具有小花的數量,腺葉澤蘭具9~15朵小花,島田氏澤蘭(E. shimadai)則僅具5朵小花,以小花數量來判斷,相當容易區別。至於海拔分布於1000~2500m山區的 塔山澤蘭(E. chinense var. tozanense)與 島田氏澤蘭的較簡易的區別在葉脈,前者 島田氏澤蘭接近3出脈,後者 塔山澤蘭為羽狀脈。

菊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菊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肆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