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變葉山螞蝗 東北角海岸 石梯坑.jpg
東北角海岸 石梯坑

Desmodium heterophyllum (Willd.) DC. 變葉山螞蝗  [豆科/蝶形花亞科]

特徵:匍匐性草本,植株高10~40cm。莖,密披直毛,多分枝。三出複葉,小葉橢圓形至卵狀長橢圓形,長0.5~2cm,先端圓形;上表面無毛,背下表面被毛;托葉披針形,約長0.5cm。花,腋生,1~3朵;花徑約0.6~0.7cm,粉紅色至紫紅色。莢果扁平,4~6節,腹面收縮,長1.5~2cm;成熟時節間會斷裂,莢節含種子1粒。

變葉山螞蝗 竹北.jpg
新竹 竹北

分布:亞洲到 大洋洲,包括 南亞的 印度、喜瑪拉雅、斯里蘭卡,東亞的 中國、琉球、台灣、香港,東南亞的 中南半島、泰國、緬甸、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以及 大洋洲的 澳大利亞及 太平洋諸島嶼。台灣分布於平地至海拔300m以下開闊地區,包括都會區 公園、草地、荒地。花期,除冬季外皆可見到,以秋季較盛。

變葉山螞蝗 南方澳.jpg
宜蘭 南方澳

有一種噁心的吸血軟蟲,生活在水裡稱「水蛭」,陸生的就叫「螞蝗」;一旦被纏上,拉扯會造成更大傷害。好端端的一群可愛野豆,為何以“山螞蝗”這麼個恐怖的名字稱呼?原因在於部份 山螞蝗屬(DESMODIUM)植物豆莢具小鉤毛,會黏附在動物毛皮或人類衣褲上。被黏上後相當難纏,拔除時豆莢會斷裂,必需一節一節慢慢拔;不慎衣褲被豆莢沾黏上,移除時常會破壞到纖維,讓它有「山螞蝗」稱呼。


彰化市區

變葉山螞蝗是很常見的小型 豆科(LEGUMINOSAE(FABACEAE))植物,常蔓生於草地間,小小的植株,未開花時夾藏於野草中,即使開花也不易讓人注意它的存在。夏末到秋季是多種 山螞蝗盛開的季節,除了各種在山區出現的種類外,也有幾種會出現於都市公園、草地上,本種即為其中最常見者。草地上的小型豆科植物不只本屬,變葉山螞蝗常與其他 野豆子如 蠅翼草(Desmodium triflorum)、鍊莢豆(Alysicarpus vaginalis)等等混生,有時糾結在一起,會讓人搞不清楚哪種花配上哪型葉子。

變葉煉莢豆 新店溪.jpg
台北 新店溪河床草地上,變葉山螞蝗與 煉莢豆混生糾結。

豆科相關種類請點選:豆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参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su的部落格 的頭像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Hsu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