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生大戟
Chamaesyce prostrata (Ait.) Small 伏生大戟 [大戟科]
Euphorbia prostrata Aiton (basionym)
別稱:小飛揚草(民俗草藥對泛 千根草 統稱)
特徵:草本,具乳汁,植株常帶有暗紅色。莖匍匐至斜上,莖上面被柔毛。葉,圓形至長橢圓形,先端銳至圓形,細鋸齒緣,下表面光滑或僅前端被毛;葉柄近光滑。果實被毛,只長在稜上。
分布:泛世界 熱帶至 亞熱帶性植物。台灣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地區;耐乾旱,市區馬路、人行道、水泥地、牆角亦可見到。
在 豬母乳(馬齒莧) 與 它的異姓兄弟中簡單介紹幾種 大戟科(EUPHORBIACEAE) 地錦草屬(CHAMAESYCE)的成員,這其中 台北市區內最常見者為 伏生大戟。這類 地錦草屬(CHAMAESYCE)野草憑藉其耐乾旱、不怕踐踏的特性,能在水泥叢林的市區內生存;尤其馬路邊柏油、水泥接縫處,人行道地磚接縫,這些其他植物難成長的角落,是它們競爭落腳處。
這角落也是 豬母乳(馬齒莧)生存之處,幾種植物常交錯生長;加上外觀相近,折莖後一樣有乳汁,伏生大戟等近似種類,因此常被誤認為是 豬母乳(馬齒莧)。這些“假豬母乳”其實有很多種,因個體太小,肉眼難辨,通常僅能以植株型態稍作區分。對我這種有老花眼的人來說,要細微分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用數位相機拍下,回家後放大仔細觀察特徵。
千根草(小飛揚草)
Chamaesyce thymifolia (L.) Millsp. 千根草 [大戟科]
Euphorbia thymifolia L.
別稱:小飛揚草、紅乳草
特徵:草本,具乳汁,植株常帶有暗紅色。莖匍匐至斜上,莖上表面被絹毛。葉,對生,倒卵形至橢圓形,先端銳至圓形,細鋸齒緣;下表面疏被絹毛。果實佈滿伏毛。
分布:泛世界 熱帶性植物。台灣分布於平地至低海拔地區;耐乾旱,市區馬路、人行道、水泥地、牆角亦可見到。
千根草和 伏生大戟外型非常相似,不易分辨。一樣植株常帶有暗紅色;莖匍匐至斜上,莖被毛;葉緣有細鋸齒緣。差異點是 千根草的 大戟花序數個聚生於葉腋,果實通常直立,整顆佈滿伏毛;伏生大戟的 大戟花序單生於葉腋,果實成熟時會下彎,果實僅稜上被直毛。觀察果實是區別兩種最佳方式。萬一還沒有果實怎麼分呢,別問我,我實在懶得去分辨;好在這些野草個子極為矮小,通常會被注意時,已經開花結果了。
這些傢伙的莖、葉有多小?放個銅板比較一下就瞭解。那這一棵是 伏生大戟還是 千根草(小飛揚草)?我拍照時判斷它是 千根草。因為 伏生大戟植株顏色變化較小,通常是赭紅色莖配上暗沉綠色的葉子。而 千根草(小飛揚草)顏色變化多端,從莖全綠色到鮮紅色都有;葉子顏色也多,且通常較亮麗些。照片中植株葉子顏色光鮮亮麗,所以判斷是 千根草;回家放大照片看果實,果然是 千根草(小飛揚草)。
地錦草屬(CHAMAESYCE)在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內就有 伏生大戟、千根草、匍根大戟、小葉大戟、鵝鑾鼻大戟、台西大戟、新竹地錦、田代氏大戟、濱大戟 等9種外型近似種類。其中市區常見的大多是 伏生大戟、千根草、匍根大戟 、小葉大戟 等4種,上述顏色區別法是只考慮這4種時的簡易判斷,非正確判斷途徑。
相關文章討論:豬母乳(馬齒莧) 與 它的異姓兄弟
大戟科相關種類請點選:大戟科植物目錄
參考資料: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第參卷
網路花壇、自然攝影中心 討論
留言列表